关灯
护眼
字体:

带崽暴富后,战死的相公回来了(47)

作者:疯三癫 阅读记录

“哎,好!”郭喜春忙放下手中的烧火钳,去拿盆来。

郭喜安则是转身去面缸处,将里面的糠面全部舀了出来,那面只有一小碗的分量了,这么多人吃肯定是不够的,好在今天挖的野菜够多,往糊糊里放了一大半进去,再把剩下的两个红薯剁碎了放进去,也煮了满满一锅的糊糊出来。

这一锅大杂烩,看着卖相不怎么样,味道却还是不错,好歹也是肉汤煮的,一家人也吃得香甜,一大锅糊糊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吃完了饭,郭喜春去收拾厨房,郭喜安回房间将床底下的一个木板移开,露出一个小小的坑洞,取出里面的陶罐,陶罐里面装的都是家里剩下的铜钱。

这古代人存钱是真的麻烦,这么多铜钱放在身上不现实,全存在钱庄日常花销也不方便,思来想去,把钱埋在地下藏着,似乎是目前最安全的了。

以前的郭喜安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过上这样存几个铜钱就能提心吊胆,看谁都像贼的日子。

把陶罐里的铜钱全部倒出来,郭喜安数了数,还有八百六十八文钱,算算想要买的东西,应该也是够用了。

将钱收好,郭喜安出了房间到厨房找到郭喜春,“姐,明天你和我去一趟镇上,家里许多东西都要添置的,还要买些粮食回来,我一个人只怕拿不下。”

郭喜春自然是没有拒绝的,连连答应。

第37章 胡芋

第二天一大早,郭喜安和郭喜春两人就起了床。

洗漱好照例是到厨房做早饭,家里也没什么能下锅的了,郭喜安便把剩下的野菜下锅煮成野菜糊糊,再磕了几个鸡蛋下去,自己和郭喜春吃了一碗,剩下的盖上锅盖等孩子们起床了再吃。

背上背篓,两人轻手轻脚的出了门。

村头张大头已经驾着牛车等在那里。

赶早到了镇上,郭喜安带着郭喜春先到了医馆,还是上次的那家胡记医馆,一背篓的金银花卖了五十文钱。

没有耽搁,接着就往米粮店去,本来她之前还想着家里的玉米糠面吃完后,就买些白面和大米回去吃的,这会儿为了省钱也不敢买了,就买了便宜的玉米面,没有掺糠的玉米面也要三文钱一斤,郭喜安一下就买了三十斤,九十个铜板就花没了。

家里就两床被褥,她和姐姐一人一床盖着,底下就只能铺着稻草和凉席,这两天将就睡着,也实在是不舒服,硬不说,半夜还老是被冒出头的稻草戳醒,实在是睡不安稳,这被褥也是必须得再买上两床的。

想着大丫她们几个身上那身破破烂烂的衣裳,已经完全不能穿了,布匹也得再买上几匹......

这一通买下来,两人的背篓已经满满当当,已经装不下其他东西了,便先把这些买好的东西搬到牛车上去。

背着腾空的背篓继续回镇里买剩下的东西。

农具也得再打一套,总不能一直借用里正家的。

从打铁铺子出来,见对面一个摊位前围了不少人。

摊主一副西域商人的打扮样,还戴着一顶黑色羊皮毡帽,货摊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很吸引眼球,正在大力吆喝,

“来来来,走过不要错过,西边部落的新奇物品,好看实用还不贵,都来瞧瞧咯。”

围观的人群看得新鲜,大多只问不买。

“老板,你这灰扑扑的像土疙瘩一样的这是什么东西啊?”

那一口袋土黄色还灰尘扑扑的土疙瘩样的东西混在五颜六色的货品里确实十分突兀。

那老板见有人问起,十分热情的解释:“客官好眼光,这是可以吃的,像芋头一样,你别看它样子难看,味道好着哩,叫胡芋,是整个大盛王朝都没有的食物,怎么样?客官买些回去尝尝?”

郭喜安不经意的往那里一瞥,看到老板介绍的那东西,一下顿住了目光。

那先前询问的人听了老板的解释,却是不屑的瘪了瘪嘴,“老板你就别骗人了,这东西样子难看,还皱巴巴的,一看就是不新鲜放了很长时间了,都卖不出去的东西味道能好到哪里去?别诓人了。”

那老板很委屈,不过也没法反驳对方的话,这胡芋口感确实是不错的,而且特别顶饱,就是因为这,他才进了些货来打算卖卖看,没想到大家的反应都差不多,对这没见过的东西不感兴趣,不管他怎么费尽口舌,还是卖不掉多少,剩下的摆放到现在,已经怏头蔫脑,还有好些都发了芽,他也是愁得不行。

正在沮丧的时候,一道声音插进来:“这东西怎么卖?”

郭喜安盯着那口袋东西,压抑住自己的激动之情,这不就是土豆吗?这土豆可是个好东西,不仅产量高,淀粉含量足,更能做成许多美食,饱肚子又吃法众多,若能种植出来,可是能大大解决她家目前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