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崽暴富后,战死的相公回来了(455)

作者:疯三癫 阅读记录

郭喜安没有理会他的幸灾乐祸,接过信封就迫不及待地拆开,信里黄四娘对自己的不告而别表示了歉意,对宋家的事和自己的苦衷没有多说。

只言道她困在一方许久,她丈夫身子不好时便十分向往外面的世界,此次离开,她便是打算到处走走,也算是替亡夫圆了心愿,以后若是有了新的落脚地,会来信告诉她的。

看完了信,郭喜安的心总算放下了一大截。

周大强伸长了脖子想要去看郭喜安手里的信,“怎么样?黄掌柜有没有告诉你她去了哪里?”

郭喜安把信件折起转身,脸上带着笑:“多谢周老板今天把信送过来了,我店里又上了些新的吃食,周老板不如都尝尝,我请客!”

周大强没有看到信里的内容,有些遗憾,摸了摸鼻头,也识趣地不再追问,笑呵呵地说:“郭娘子请客,那我可得多吃一些!”

......

晚上,一家人睡下后,郭喜安把黄四娘信里的话和程家博说了,末了唏嘘道:“四娘行事确实是不拖泥带水,这可不是一般的有魄力,就是这名声在这镇上也是坏了,你白天也听到了,那些人议论得有多难听!”

程家博拉着石磨,现在一家人几乎都住在店里,做米线的活自然也转移到店里来做,省得在村里做好了,还得运来运去的麻烦!

自从程家博回来后,家里许多重活郭喜安就没有机会再沾手了,现在也是,程家博拉磨,郭喜安只需要往石磨里添米就成。

镇上的房子虽然不小,可庭院却不像乡下的那么大,放个石磨可以让驴子来拉磨,镇里宅子的庭院空间有限,真要让毛驴来拉磨也可以,但就会堵得院子里有些走不开。

所以郭喜安一开始买的就是这种人工手动的石磨,现在家里需要磨米磨面的,都得人力来完成。

程家博瞧着郭喜安说起镇上那些人诋毁黄四娘时一脸的忿忿不平,巴掌大的小脸气得鼓鼓的,偏眼睛亮得很,这副打抱不平的样子让程家博的眼神不直接地就柔和起来。

郭喜安自说自话了半天,没听见程家博搭腔,奇怪地抬头看去,便见这家伙手里活不停,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

“和你说话呢,你干看着我干什么?”

不解风情的人一脸不满。

程家博面上柔和的表情一窒,瞧着对面人儿还一脸疑惑不解地看着自己,他有些挫败地收回目光,语气里带着些无奈:

“黄掌柜未必没想过这些影响,可她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那必是不在乎这些议论的,如今她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至于小镇上这些人会怎么看她,想来从来都不在她的顾虑中的。”

这些道理郭喜安也懂,如今黄四娘都离开这个地方了,瞧她样子想必以后也不会再回来,无论镇上这边对她的言论和诋毁再怎么下作,都丝毫影响不到她。

可郭喜安还是觉得不平,明明黄四娘才是那个受害者,只是因为她不愿意逆来顺受,做出反抗就要被人这么议论唾骂,她心里总有些不舒服。

乱七八糟地跟程家博吐槽一通,郭喜安才总算舒心了些。

算了,说到底四娘这是脱离了苦海,好事一件,世事哪有那么多的十全十美,自己也是糊涂了,该为四娘高兴才是!

第363章 回村

黄四娘的事在镇上很是热议了一阵子,沈氏还真去衙门鸣冤告状,状告黄四娘偷盗夫家财物,请求衙门出通缉令将人捉拿归案。

对此郭喜安还担心了许久。

程家博知道了却是不以为然:“这事衙门不可能出通缉令的,黄掌柜毕竟是宋家的儿媳,她嫁到宋家都十几年了,一家人财产上哪里还分得清你我。”

“又不是杀人放火等重大恶极的罪案,官府哪那么容易出通缉令,况且这事说白了,更像是宋家的家务纠纷,算不算得上案子还有待商榷,现在人又找不到,衙门不会审理的!”

听了程家博的分析,郭喜安才稍微放下心来,细一想也是,就算是在法律法规都十分健全的现代,这种事都是扯不清理还乱的,更何况是在现在信息交通都十分闭塞落后的古代,官府的人吃饱了闲的?能耗时耗力管你这事?

想清楚了里面关窍,郭喜安彻底放下心来,对外面那些风言风语也不去关注了。

这世上的新鲜事总是层出不穷的,在当时来说再劲爆的消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总会失去一开始的新鲜劲和热情感。

随着宋家大太太沈氏一连好几日都上衙门哭诉,衙门最后烦不胜烦,直接将人赶了出来,并警告她再胆敢来干涉衙门公务,就直接关押起来。

宋家那边总算不敢再往衙门去闹了,他们那边一消停,这事的热度也渐渐下来了,至于后续,宋家那边如何处理,已经没有人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