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种的那一批农作物,白菜和萝卜都已经收完,那三亩胡芋也可以收了,趁着这段空闲,郭喜安和郭喜春连着几天都在挖胡芋。
这一次种的胡芋就比上一次的长势好多了,胡芋个头大,产量也增加了不少,可把郭喜春给高兴坏了,直言这胡芋可真是个好东西,味道好,产量高,一年又能种两季,简直是神仙作物。
在收胡芋的第二天,地里来了个意料之外的小帮手。
郭喜安挑了挑眉,看着曹家的那个小孙子曹康自己带着把锄头,到了她们地里也不说话,就埋头帮着干活。
“咦?你这孩子,是不是走错地了?”刚开始郭喜春奇怪,上前问了一嘴。
曹康低着头,挥着锄头的手不停,只低声道了句“没错”,之后无论郭喜春再怎么问,他也不吭声了,只闷头帮着挖胡芋。
“嘿,这孩子......”郭喜春转头去看郭喜安。
郭喜安看着那也不说话,只埋头帮着干活的小家伙,虽然那小身板瘦弱,干起活来却是熟稔得很,力道也够,没一会儿,面前的那一小块地的胡芋都被他翻出来,他便蹲下身来将胡芋捡到身后堆成一堆,继续扬起锄头......
嘴角露出一抹笑,郭喜安举起锄头继续干活,对郭喜春道:“随他呗,有人帮忙还不好啊?”
第287章 曹奶奶
接下来的几天,曹康每天都准时到郭喜安家地里来帮忙,郭喜安也不管他。
直到这天,最后的一亩胡芋都收完,曹康扛着自己的锄头就要走,郭喜安叫住了他,领着人回到家里,郭喜安给他装了一背篓的胡芋,又装上半竹篮的变蛋,上面再放块腊肉。
看着递到自己面前来的这些东西,曹康却不接,小声道:“我不要,你给过我糖了。”
“一包糖就能买你帮忙干这么多天活啊,那我可真是占大便宜了。”郭喜安调笑。
曹康低着头盯着自己脚尖,并不说话。
看着小家伙倔强的样子,郭喜安叹了口气,把竹篮往他面前一塞,自己背起那一背篓的胡芋,“好了,我可不是那黑心肠的老板,雇佣童工还要克扣工资,你帮我家干了这么多活,这些东西都是你该得的,走吧,我送你回去。”
曹康抱着被塞到怀里的竹篮,一时拿着也不是,放下也不是,有些不知所措。
郭喜安却是不管他,已经背着东西往外走。
曹康咬了咬唇,最终还是左手提着竹篮,右手再拿上自己的锄头,小跑着跟上去。
曹家住在村里靠近晒稻场那边的位置,也算是村子的边角区域,自从曹家爷爷去世后,曹奶奶带着曹康在村里生活更是低调,奶孙二人在这村子里也是边缘性的人物,平日里并不引人注意,也没多少人会关注他家。
向阳村本就是个小村子,郭喜安背着东西没几步路就到了曹家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小的土坯墙茅草顶的破房子,中间大门一扇敞开,一扇合着,透过敞开的那道门没瞧见屋里有人影。
这是没在家吗?郭喜安疑惑。
原本跟在她身后的曹康加快脚步先进了屋内,喊道:“奶奶,我回来了。”一边把另一扇大门拉开,转身邀请郭喜安进去。
郭喜安这才跟着进门。
屋里光线有些昏暗,但足够看清屋内的情况,跟自家相比,这个小房子的堂屋自然也是很小的,也就十七八个平方左右,屋里也没什么家具,最中间靠近里边的地方挨着墙放了一张灰扑扑的木桌,左侧同样是靠墙的位置放着一些麻袋和背篓、镰刀类的农具。
进门靠右的位置有一个被熏得黑漆漆的铁三架,拢着一堆燃着的火堆,应该是家里烧火做饭并烤火取暖的地方,在火堆的斜后方靠墙位置放了一个木柜子,除此之外,整个堂屋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家具了。
郭喜安粗略扫了一圈,便收回了目光。
曹康把提着的竹篮和锄头放在墙角,搬了个板凳过来擦了擦,递给郭喜安小声道:“你坐。”
郭喜安笑了笑,将背篓也卸在墙角,拿过板凳坐下道:“你奶奶不在家?”
“可能去喂鸡了。”曹康说完,又噔噔噔地跑到门口,朝外高喊了几声:“奶奶,奶奶!”
郭喜安才要伸手叫他不用着急,便听到一道苍老又带着暗哑的声音响起:“小康回来了啊。”
曹奶奶端着一个木盆出现在门口,看样子确实是去喂鸡了。
“喜安婶儿来咱家了。”曹康跑上去牵着奶奶的手,一边扶着她进屋一边道。
看见郭喜安,曹奶奶意外之后脸上又出现忐忑,带着几分紧张道:“是家博媳妇啊,是小康这孩子闯了什么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