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眼眯了眯,唇角弯起的弧度大了一些,继续问:“所以你后悔动手?”
向佑却是摇头,坚定道:“今日之事我无有后悔,虽然莽撞,却也有非动手不可的理由,若遇这种欺凌还在一再退让,那就不是君子而是懦夫了。”
陶老哈哈大笑,“所以再遇这事你还是会动手?”
向佑回答:“会,但不会是这种直面的还击,让人抓到自己的把柄。”
陶老感兴趣地问:“哦,那你会采取什么方式?”
一边听得云里雾里的小向泽像是明白了什么,高兴地抢答:“等到没人的时候敲他们闷棍!”
陶老眉梢一挑,毫不客气地丢下一句:“蠢材!”
小向泽呆了,虽然在读书上,他稍逊哥哥一筹,却也是夫子们第二表扬的存在,这句“蠢材”结结实实的砸下来,可把小家伙一下砸懵了。
没管被他那句“蠢材”打击得怀疑人生的小向泽,陶老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也没在追问向佑,悠闲起身道:“罢了,我带你们过去看笔墨吧。”
向佑跟着陶老去挑笔墨,小向泽却还在耿耿于怀那句“蠢材”,小嘴噘得老高,气鼓鼓地坐在椅子上没有跟上去。
钱贵看到这一幕,眼里的光闪了闪,凑近郭喜安:“喜安姐,那以后向佑向泽不去巨鹿书院读书了,以后读书的地方你有打算了吗?”
郭喜安摇头:“小贵你有认识比较好的书院推荐的吗”
钱贵嘿嘿一笑,伸手往陶老那边一指,面上带着狡黠:“你多做些好吃的给我家老爷,要是能求得他收下向佑向泽为徒,就是十个巨鹿书院的教学效果,也及不上我家老爷万一。”
第233章 宅子铺面
钱贵话里透露的意思让郭喜安讶异,却又没有觉得有多么不可思议,和他们相处多了,偶尔郭喜安也会觉得陶老身上透露出的一些气质不像是一个普通小镇上的店铺老板该有的。
先前自己给他们带来的凉粉和胡芋等美食,这边的人许多都是没有听过和见过的,陶老倒是都知道些,郭喜安那时候只当老人家是走过的地方多,见识也广博一些。
现在再想来本就透露出一些异样,郭喜安对钱贵的话是相信的,既然钱贵这么提醒,那必定是有他的道理,难道陶老便是传说中那种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却不慕名利藏身山水归隐于世的名士?
郭喜安越想越激动,这才是穿越人士该有的待遇嘛,虽然不是直接作用在自己身上,可自己儿子得了机缘不也就相当于自己得了机缘吗?
郭喜安这下再看陶老的眼神简直要冒出光来。
陶老给向佑挑好笔墨过来,便直面郭喜安过分热情的视线,不免有些莫名其妙。
郭喜安笑眯眯的,掏出钱袋数了笔墨钱付过去,语气里掩不住地讨好:“陶老您给挑的笔墨就是好,孩子们用着顺手得很,您老的眼光就是不一样。”
陶老奇怪地看着她:“就是普通的笔墨罢了,附近书斋都有卖的,给你的已经是最优惠的价格了,可不能再便宜。”
郭喜安一窒,这是隐士大能会说出的话?不免又开始怀疑起自己先前的猜测了。
好在陶老没有注意到异样,接过银子后说道:“对了,先前你托我们找的店面,倒是有了些眉目,先前看的几家要么店面太小,要么店面大却又不带住宅,要价又高,都不合适。”
“前天衙门的那位唐捕头过来买纸墨听说了这事,倒是给介绍了一处十分不错的宅子,离我这店不远,一会儿让钱贵带你过去看看。”
钱贵一听也想起来这事,赶紧凑过来接话道:“对对对,就是我们书院斜对街那边,离这也就几步路远,原本是对老夫妻经营的茶水铺子,他家儿子早几年就到县城安了家,本来是要把他们一起接过去居住的,老夫妻舍不得街坊四邻和熟悉的居住环境,便一直留了下来,近几年老夫妇俩年纪越发大了,他家儿子不放心,老人也确实需要照顾,便预备着搬到城里去。”
“以后老人不住了,后辈也几乎不会再回来,便寻思着把老宅卖了,近不久才有的打算,还没到牙行备案,亏了唐捕头提前得了这个消息,要是交易能成,主人家那边省了一笔牙行中介费,价格上也能给我们便宜一些。”
郭喜安一听也来了兴趣,左右这会儿也没事,便没耽搁,让向佑向泽乖乖待在笔墨斋,自己直接跟着钱贵去看了那处宅子。
虽然没有预约,但他们运气还算好,那屋里有人在。
这处宅子的老夫妻俩昨天已经随着儿媳先去了县里,他们的儿子刘满留下来处理老宅售卖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