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婶子和郭喜春继续在凉亭陪着庄大娘,郭喜安说是去看着孩子,实际自己也是起了玩心,带着孩子们去了浅水滩,帮孩子们把裤腿挽起,见他们玩得热闹,自己也忍不住脱了鞋加入进去。
这河水清凉得很,岸边都是被经年累月冲刷得圆润的鹅卵石,她感兴趣地捡着一些造型别致的小石头。
突然听到一阵欢呼声,抬头看去,竟是有人从河里摸起了一条巴掌大的小鱼。
小向泽看着羡慕得很,也想跟着往里面走几步,捉到鱼儿。
郭喜安可不允许,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是旱鸭子,包括她自己,她立马叫住了小向泽,朝他摇头:“不可以哦!”
小向泽有些失落,但还是听话地停下了脚步,突地几滴清凉的水滴撒向他的脸上,他抬眼看去,见是娘亲笑盈盈地把手上的水珠往他身上甩。
刚刚的失落一扫而空,小向泽又高兴起来,“好啊,娘亲你泼我。”说着也弯腰掬了一小捧水泼向郭喜安。
郭喜安侧身躲过,又是一捧水泼向他,母子两个就这么玩闹起来,家里其他几个孩子看见也纷纷加入。
最后不知怎么地,本是一家人的玩闹,引得旁边玩水的其他人家也参加进来,最后演变成一场泼水大战,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过来加入其中。
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已经分不清敌友,反正是见人就泼。
郭喜安不敢让孩子们泡水太久,中途就带着几个孩子逃离了这场由她引起来的战争。
他们身上湿了不少,但也没到落汤鸡的地步,阳光正盛,在外头晒上几刻钟,让风吹一吹,也就半干了,这才带着几个孩子回了观景亭。
见他们回来,春花婶子笑得合不拢嘴,“可玩得痛快了?”
郭喜安有些不好意思,从这边是能看到他们刚刚玩耍的那个浅水滩的,那自己刚才像个小孩一样贪玩的样子,岂不是都被他们看到了?
孩子们倒是没有什么负担,高高兴兴地回应:“痛快!”
郭喜春笑道:“玩了这么久也该饿了,先吃点东西吧。”把自家带的吃食都拿出来,早上蒸的粽子,还有陶老给的点心也拿了两包过来,加上一些水果,叫了春花婶子和庄大娘一起,就在凉亭里吃起来。
春花婶子也是带了吃食来的,是自家烙的葱油饼,虽然已经冷了,口感有些硬,葱油香味倒还是很足的,吃起来味道不错。
庄大娘看着郭家这几个可爱的孩子喜欢得很,尤其是向泽,胖嘟嘟的模样可爱嘴巴又甜,一口一个庄奶奶地叫着,直叫她心都快软化了。
她从怀里掏出一团五彩丝线,把几个孩子叫到面前,一一给他们拴在手腕上,一边拴还一边念念有词:“五彩线儿身上拴,一年到头保安康,财也有,福也全......”
孩子们不懂这些说法,只看这位庄奶奶满脸慈爱,倒也乖乖地又一脸新奇地看她给自己拴上这五彩的丝线。
拴五彩线也是端午的习俗之一,寓意祈福纳吉、驱邪除恶,庄大娘给几个孩子拴线,也是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老人家喜爱心疼孩子,郭喜安自然没有出言阻止。
几个人便在这观景亭上一边赏着美景,一边吃吃喝喝,倒是难得的清闲惬意。
直到申时初,唐卓处理完了收尾工作过来,手上还拿着一只五彩斑斓足有半人大的雄鹰形纸鸢,一下吸引住了几个孩子的目光。
小向泽这个社牛的头一个跑过去,甜甜问好,眼睛却是不离那纸鸢,“唐叔叔好,这纸鸢好漂亮,我可以摸摸吗?”
第171章 再卖变蛋
小向泽的坦诚让唐卓忍不住一笑,他蹲下身来将手中的纸鸢递给他:“本就是送给你们的礼物,拿着去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吧!”
那纸鸢竖起来比小向泽的小身板还要高了,小向泽小手小脚的完全举不住,还是跟过去的大丫帮着他拿了过去,纵使如此,他还是十分高兴,心神都黏在了纸鸢上,却也不忘道谢:“谢谢唐叔叔。”
其他几个孩子看着这个威风凛凛的大纸鸢也高兴得很,孩子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什么玩具,那时候田野间的几株狗尾巴草、路上几颗圆润的小石子就是他们最好的玩具。
真正拥有几个像样的玩具,还是前几天郭喜安镇上给他们买的几个草编小玩偶,都被他们珍重的保存在自己的小宝库里。
像纸鸢这样的玩具,别说是他们了,就是村里几个过得富裕些人家的小孩都没有拥有过,只存在于传闻当中,孩子们此刻兴奋稀罕的心情可想而知。
郭喜安见这风筝做工精美,骨架又大,怕是不便宜,有些迟疑:“这也太贵重了,怎好劳唐捕头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