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驴还真是成精了,就是那股聪明劲不用在正道上,郭喜安很是头疼。
正想着该怎么让它听话的时候,一阵响亮的“咕噜噜”声音响起。
郭喜安诧异地看向面前的毛驴,它低着脑袋,前蹄一下一下地踢着面前的小石子,像个小孩子一样,带着不被自家大人理解和误会的委屈。
郭喜安这下恍然大悟了,“原来你是饿了!”
郭喜安是真没注意到,买的时候也忘记问一问郭老板他们什么时候给它喂的饲料,听它肚子这个闹腾的程度,只怕是饿了好久了。
难怪发脾气,饿着肚子被驱使了半天,没了力气又不被理解,换成自己也得一肚子怨气。
不过,她还是第一次听到,原来驴饿了,也会和人一样发出咕噜噜的饿肚子声音,还这么响亮。
“好了好了,是我误会你了,是我的错。”搞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郭喜安也没扭捏地抹着它的脖子跟它道歉。
小毛驴发出“咴咴”两声,情绪明显好了起来,后面的小尾巴一甩一甩的。
郭喜安见它不再赌气,连夸了它几声好乖,又牵着它到旁边草深的地方,安抚道:“你先吃几口草垫一下肚子,待会咱们回家了,我又给你做好吃的。”
小毛驴像是听懂了她的话,拿头蹭了蹭它,低头乖乖吃起草来。
郭喜安看着它乖巧吃草的样子,越发觉着神奇,她知道很多动物都是通人性的,以前她也听过许多家养的家畜聪明有灵智的故事,但这些故事里很多都是稍微上点年纪的动物,被人类驯养了很长时间的。
这头小毛驴一岁都还不到,却已经这么聪明,根本就不是人后期驯养出来的。家里的小黑虎已经很有灵性了,这会又来了一头这么聪明的小毛驴,以后的日子就更热闹了。
郭喜安杂七杂八地想着,又想到自家的这头小驴这么通人性的样子,总不能一直毛驴毛驴的叫它,也得给它取个名字才是。
“皮蛋,你以后就叫皮蛋了。”郭喜安想了半天,最终想到一个满意的名字,兴高采烈地拍着小毛驴的脑袋宣布。
小毛驴啃草的动作一停,抬起脑袋很不满意地哼哼两声。
郭喜安奇怪:“咦?你不喜欢啊?那...黑蛋?哎不,你是灰色的,该叫灰蛋。”
小驴子圆眼一瞪,显得更不满意了。
“毛蛋?铁蛋?狗蛋......”
一连几个蛋之后,都得不到认可的郭喜安一句好的驴子不该那么挑剔,强硬地给它定下最开始的名字:皮蛋。
喜获美名的皮蛋一脸生无可恋,也放弃了挣扎,化悲愤为食欲,猛啃地上的草皮。
......
因为路上的耽搁,郭喜安回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进村里村里人看到她赶着一头驴车,都好奇出来看热闹,有几个大婶站在自家院子远远地吆喝:“呀,喜安,哪来的驴子?”
村里人最爱热闹,但凡有个新鲜事都不免要关注上几分,郭喜安家早上房子墙壁倒塌的热度还没降下去,这会儿她又赶着头驴子回来,自然引人注目。
自家买了驴子的事是隐瞒不住的,郭喜安大大方方地回答:“是才买的驴子,以后要常往返于镇上,便咬牙买了头小驴来使唤。”
驴子虽然不如牛马值钱,但也是价值极高的家畜了,不少人立马羡慕道:“哎,喜安可是出息了,连驴都买得起了,看来做生意果然是赚了不少钱。”
第124章 搭木棚
有真心实意羡慕称赞的,少不了也有那羡慕嫉妒恨的。
和郭喜安有过矛盾的吴桂芬就酸溜溜地阴阳道:“人家是赚钱了,跟咱们又有什么关系,那赚钱的法子捂得死死的,连本家婆家那边都不帮衬,听说还为了这事把自家小姑子特别好的一桩婚事搅黄了,哎呦,果然是这人一有了点钱,良心也就变了呢。”
郭喜安本不欲理会她的酸言酸语,恰好孙大娘也在人群中,立马反唇回击道:“嘿,我说桂芬呐,你这话说得奇怪,合着人家赖以为生的生计,还非得贡献出来才是有良心的?”
“至于老程家小女儿的事,人家爹娘俱在,婚事成与不成竟然还受一个分家出去的嫂子决定?这事我可是闻所未闻的,你要是有那好心,我听说你娘家兄弟现在也出息得很,又在村里买了两块地,如今程家小姑娘这样,说来也是可怜,不如你给做个谋,娶回娘家去做你弟媳妇也是两全其美了。”
吴桂芬像是被踩了尾巴的兔子一样跳起来:“你胡说个什么,那样的破鞋怎么配得上我弟弟,你安的什么祸心?”
没错,虽然程家后来解释了程家丽那事就是个误会,而且实际上也什么事都没发生,但是当时她衣裳破烂地被压在男人身下是很多人都看到的,即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为,依然少不了被人非议,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长舌妇更是成天聚在一起搬弄是非,添油加醋下,和真被辱失了身的效果也大差不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