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崽暴富后,战死的相公回来了(113)

作者:疯三癫 阅读记录

赵里正见郭喜安半天不说话,以为她是担心束脩费用的问题,连忙补充道:“这李秀才要的束脩也不高,一个月一个学子就是五斤粮面加五十个铜板,向佑向泽加起来也就十斤粮食和一百文钱。”

“这一百文看起来多,实际上已经是相当便宜的了,那镇上的巨鹿书院,一个月的束脩可就要半两银子呢。”

仿佛怕郭喜安妇人之见心疼钱财,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赵里正语重心长的又劝:“这读书可是天大的好事,日后会识文算数,指不定还能到镇上找到一份账房先生的工作,可比一辈子种庄稼轻松多了。”

“我知道你也不容易,可这是关系孩子们将来一生的大事,这做父母的,怎么也得为孩子们好好打算才是。”

赵里正这么一番苦口婆心,是真的为两个孩子考虑的,郭喜安很是感激,连忙开口道:“里正叔你说的是,我也有要送两个孩子去读书的打算,只是那李家村实在是太远了,就是坐牛车也要差不多小半个时辰,要是步行的话,就得更长时间了,向佑向泽他们还只是个四岁的孩子,我实在是担心......”

见她是担心这个,赵里正放下心来,“这我早就帮你想过了,我知道你现在每天要去镇上卖东西,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可你姐姐现在不是和你们住在一起吗?她可以接送啊。”

郭喜安担心的不是接不接送的问题,而是不舍得孩子们这么吃苦。

她还是对里正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叔,其实我是想把两个孩子送到巨鹿书院去读书的,我现在每天早上要去镇上出摊,晚上才回来,这刚好和孩子们上下学的时间能对上,也能照顾到他们,可比去李家村方便多了。”

赵里正大吃一惊,巨鹿书院当然是好,可以说是整个桥连镇所属区最好的学院了,老程家的程知文便是在李秀才那里启了蒙后,转入巨鹿书院的。

可这巨鹿书院虽好,这收费也是高得吓人啊,他刚刚就说过了,巨鹿书院一个月就是半两银子的束脩,若她要把两个孩子都送进去,那一个月就要花上一两银子,这还不算孩子们入学后的书墨课本费用。

这...她能负担得起吗?

第89章 想不想读书?

郭喜安知道赵里正担忧的是什么,每月一两银子的固定支出,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实在是一笔十分高昂的费用。

虽然现在她的凉粉生意每天就能卖个一两多的银子,但这也是卖凉粉所能创造的最高利润了,凉粉又是季节性很强的吃食,到了秋冬季就没法再卖,她并不能保证自己一直靠凉粉每天都能赚上一两银子。

但诚如赵里正所说的,读书可是关系到孩子们将来一辈子的大事,不论是在什么时候,读书,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好通道。

她不会在读书上委屈了孩子,一定要尽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资源。

知道郭喜安心里已经有了打算,赵里正便也不再说什么了,只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巨鹿书院的信息告诉她,

“若是要送孩子去巨鹿书院,你可要提前准备,巨鹿书院的蒙学可是一年只招收一次学生的,要送他们入学,只能等到秋季招生,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

“巨鹿书院的蒙学招生虽然对学子要求不高,但听说还是会有一些小的考核,资质太差的学生他们是不会收的。”

这倒是让郭喜安意外了,她是知道巨鹿书院的其他学班收学生是要考核的,老程家的大孙子程知文便是在李秀才那里启蒙后,通过了局鹿书院的考核才被招收进去的。

当年就为了这事,刘大花和刘翠两人简直把程知文夸上了天,直当自己家有个文曲星转世,在村里好不得意。

可这蒙学班本就应该是招收没读过书的小孩子的,怎么还要考核呢?

对这个问题,赵里正也是不甚清楚。

郭喜安把这事记在心上,打算明天就去打听打听。

从赵里正家出来,郭喜安又被硬塞了一捧玉米棒子。

冯婆子边往她竹篮里塞边道:“这是我家早种的玉米,第一茬呢,嫩得很,你拿回去煮一煮就可以吃,尝个头鲜。”

郭喜安提着沉甸甸的竹篮回到家时,郭喜春已经在准备晚饭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晚上本就是吃凉粉,她将调料配好,拌一拌就成。

见着郭喜安回来,郭喜春招呼她过来吃饭,把拌好的一碗凉粉递给她顺口问道:“咋去了那么久?”

“赵里正找我谈了些事。”郭喜安拉开椅子在饭桌坐下,接过姐姐递过来的凉粉,转头看向向佑向泽兄弟俩。

向佑坐得规矩,小手捧着自己的饭碗吃得大口但不毛躁,吃相还算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