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沾上革委会三个字,人嫌狗厌。
就连驻军联络部顾司长,派出所廖所长,都不敢招惹自己,生怕自己在柳河县一手遮天。
刘主任尴尬的笑了笑,亲自送革委会黄主任出去。
*
王德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过来闹了一通,事情没解决。
原先给下乡知青补贴的钱也没了,就这么空着手押上了火车下往西北最偏远的地方当知青。
眼看就要上火车。
王德芳拼命的挣扎:
"同志求求你们放开我,我不跑,我还有个13岁的儿子,让我晚几天下乡,安顿好我儿子。″
黄主任黑着脸,看起来一脸凶相,蒲扇大的巴掌推了一把王德芳。
"进去吧,你儿子下乡的事情知青办会安排好的,不需要你添乱。"
火车鸣笛声响起。
黄主任带着两个小弟下了火车。
看着列车员关上了车门。
火车启动,王德芳双手扒在窗户上,拼命的拍打窗户:
"黄主任,劳烦你转告小宝,让他去找他姐姐,求求你们了。″
火车上坐满了人,每个人离开的旅客,内心都带着伤感,彷徨不知所措。
没有一个像王德芳这样惨的,浑身上下除了一套衣服,连个水壶都没带,这样的人下了乡,这不是要人命吗?
"同志,坐下吧,车站已经看不见了,你也是下乡的知青?行李呢?"
王德芳捂着脸,眼泪顺着手缝往下流。
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就变成了这样?
还有小宝,他那么小离开了自己该怎么活?
*
黄主任送走了王德芳,带着两个小弟就往机械厂旁边走去。
其中一人问道:
"主任,我们来机械厂做什么?"
"徐主任帮了江同志的忙,咱们得让她知道,替领导分忧啊。"
"哦……那干嘛不直接去找江同志?"
"咱们得装作无意的传递消息,这才能让人感恩戴德,你们两个蠢货,学着点。″
*
知青办好不容易送走了王德芳。
刘主任把登记员骂的狗血淋头。
"以后前来登记下乡的必须要看到户口本,身份证和本人,要是再出现这样的乌龙,你就回家去吃自己。"
"呜……我再也不敢了,刘主任你别生气了……"
刘主任没好气的看着登记员小李:
虽然上面把知青的补贴转移到城镇,但咱们该给的还是给了:
"知青下乡补贴20块,还有20斤粮票,你拿着这些东西送到张家,给那个小崽子。"
第45章 七零:穿成早死的拖油瓶45
张小宝一直在家里等着,直到天黑也没见到王德芳回来。
正准备出门去找。
知青办的登记员小李,穿着大棉袄,登登的上了楼。
迎面和出门的张小宝对上。
小李看着眼前的住址,问道:"请问你是张小宝吗?"
"是,我叫张小宝,姐姐找谁?″
"咳……是这样的,你妈已经下乡了,来不及告诉你,这是你去西北下乡的补贴,20块钱20斤粮票,我都给你送来了。"
张小宝焦急的扯住小李的衣袖:
"姐姐,我和我妈不是一起下乡吗?她怎么今天就走了?"
小李有些尴尬,实在是张小宝年纪太小了,确实不符合要求,知青办这一次做了个睁眼瞎,还是自己失误造成的。
小李有些愧疚。
"这个……王德芳同志去知青办打砸了一通,还打了范干事,有逃避下乡的意图,革委会直接协助知青办把她强制送下乡。″
张小宝眉头紧皱,脸上无一丝血色,看起来分外的可怜。
小李装作没看:
"唉……下乡补贴的钱票送到了,你也早做准备,王德芳同志并没有带行李,这是王德芳同志下乡的具体地址,你该给她寄东西就给她寄东西,我先走了。"
小李虽然有些内疚,但也不多。
要是真内疚,她应该给些粮票才对,可她只留下几句话,提醒张小宝可以寄东西,就这么干脆的离开了。
独留张小宝一个人站在楼梯口吹凉风。
好半晌楼下传来咒骂的声音。
"王德芳那个不得好死的狗东西,住在楼上,那些人什么脏的臭的都扔在门口,害得咱们每天闻到臭味,要我说革委会的就该把他们一家子赶走。″
张小宝眼睛酸涩,抽了抽鼻子,进屋把门关上。
看了看破败的家,拿起一个袋子卷起床上的旧被子。
又从床底下的铁盒子里翻出房子的地契,放在口袋里。
柜子里唯二剩下的两件衣服塞进袋子里。
另外分出十块钱和十金票缝进衣服的口袋里,写了个纸条放进饭盒,免得到时候王德芳不知道。
另外又把自己的行李收拾装好,做好这些已经到了晚上11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