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娘,和丁师傅都是过惯苦日子的人。
硬拦着江清清不准点菜。
最后只点了三盘白菜饺子。
花了2块钱六两饭票。
*
回去的时候,江清清又给丁师傅一块钱算是今天的车费。
至于,谢大娘。
江清清给了半包红糖。
"今天谢谢大娘帮我落户,这红糖我带的多,均半包给您回去甜甜嘴,对了,等会让谢大哥帮我把木材送过来。"
"哎……这怎么好意思呢,是小陆让我帮忙照顾你的,我怎么能收你东西。"
"谢大娘,你就别推辞了,你要是不收,我以后怎么好意思请你帮忙。"
打发走了谢大娘。
江清清这才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歇口气。
没一会,谢大娘的儿子推着小推车,装满了200块煤球,送到了江家。
*
谢大娘的儿子,只顾着低头干活,也不套近乎,看起来较为老实。
江清清亲很是满意。
*
一连歇了几天。
江清清这才缓过劲儿来。
到友谊商店,租了个傻瓜相机,四处看看,包的车子仍然是老丁头的三轮车。
不用等电车,还受时间的管束。
一直过了四五天,马上就要过春节 。
江父迟迟没有等到女儿的消息,差点就要亲自来京城找人了。
江清清在故宫门口拍的照片,这才寄到了江家。
江父这才放下心来。
*
春节的时候,江清清拒绝谢大娘邀请。
自己在空间里吃了一顿年夜饭。
*
顺便打开监视器,看着陆闻洐手里拿着自己寄回京城的照片,痴痴的看着。
心中一片酸涩,他瘦了许多。
*
*
1971年过了正月十五。
江清清因正式插班入学,成为大一的新生。
江清清长得好看,一到学校就吸引了所有男生的目光。
江清清为了避免麻烦,直接公开自己已婚,肚子里怀着孩子。
劝退了一大批追求者。
老老实实的跟着教授学习知识,除了上课就是回家。
大家这才知道江清清是京城本地人,还有房子。
一时之间,那些心怀侥幸的男学生,彻底没戏了。
这个时间,外头的运动轰轰烈烈。
但工农兵大学里头都是经过各省区推荐上来的根正苗红的同志。
校园里相对来说较为安稳。
只上了半年的正经课,下个学期,老师也不教授正经的知识。
大部分时间都带同学们去地里实验。
江清清的月份越来越大,后面干脆不去学校,在家待产。
*
一直到生产,江清清都老实的在屋子里待着。
*
八个月后
到了临产期。
江清清早早的预定的产房。
提前一个星期住进医院。
江父急急匆匆的请了假,买了火车票就往京城里赶。
按照信上的地址直接找到了华荣路江家。
谢大娘正在厨房里炖鸡汤。
一会儿送到医院。
江父风尘仆仆的赶来,刚敲开门,就瞧见了谢大娘。
"请问,这里的主人是江清清吗?"
"同志你是?"
江父身上穿着中山装,胸口别着两根儿笔,一看就是干部。
"我是江清清的父亲,算算日子清清应该到了临产期,我担心他一个人不方便。"
谢大娘连忙让开路:
"原来是江同志,快进来,清清住院待产了,我正准备给他送饭。"
"同志等等,在哪家医院,我和你一起去。"
江父手里拿着一个包袱,跟着谢大娘出了门。
坐上丁师傅的三轮车,正值到了京市医院。
妇产科302病房。
江清清躺在床上。
手里拿着两张翻来覆去看过许多遍的报纸。
无聊透顶。
*
谢大娘就是这个时候进病房的。
"清清,你看谁来了?"
"清清,肚子这么大了,难不难受?"
江清清猛然坐起:"爸,你怎么来了?"
谢大娘把饭盒放在桌子上。
"你们父女俩说会儿话,我就先回去了,晚上再过来送饭。"
"谢谢大娘,我家柜子下面还有几个饭盒,麻烦大娘晚上用那个饭盒给我送饭。"
谢大娘应了一声,挎着篮子离开。
"我是来给你送孩子的小衣服,尿片,这些都是于淑芬准备的,做了两身棉袄,
棉袄都是在供销社买的新棉,还有包被是五斤重的都是新的。"
江清清有些诧异:"她怎么会做这些?"
"于淑芬同志早就后悔了,老早就开始给孩子们做衣服,
这一次还想过来照顾你,我知道你的心结,没让她来,爸请了一个月的假,你放心,我肯定把你养的胖胖的。"
江清清拿起小棉袄,看着手工确实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