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盖上锅盖,淡声:“嗯。”
顾宁:“……”还真要她做饭啊?!
显然是真要,因为周盛话落,人已经走开让了位置。
自己说的话,只能自己承担,顾宁挪到灶下开始烧火。
周盛看她一眼,转身拿了五个大馒头出来,一一切成片放到两个大海碗里,又拿一个大碗往里打了五个鸡蛋搅散。
就着刚才煎蛋的锅,又加了点油后,让顾宁也烧上。
馒头片在鸡蛋液里滚了遍就丢进锅里,煎到蛋液凝固成型后翻面,大碗里还剩下的一些蛋液也给浇上去。
最后再撒上盐,喷香焦脆的炒鸡蛋馒头片就做好了。
而这时另一口锅里的水也开了,倒入早就搅拌好的面粉糊糊,撒点盐,丢把葱花,本地特色咸面糊稀饭就也好了。
堂屋里传来动静,周盛正好收了手,道:“饭好了,我去叫小磊小雯,你去叫妈,准备吃饭。”
顾宁坐在灶下仰着头看他,笑眯眯点头:“好!”
这顿早饭她只烧了火,其余全是周盛做的,可以说非常轻松了。
夫妻俩一前一后从厨房出来的时候,王翠英正从堂屋里走出来。今年四十岁的王翠英个子不高,人也很瘦,虽然皮肤挺白的,但或许是守寡多年一个人要养三个孩子压力大,脸上皱纹很深,看起来像是生生老了十岁还不止的样子。
她有眼疾,白天有光的话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但要是晚上,即便开了灯也模模糊糊就比瞎子好一点。
她这是娘胎里带的病,打小就这样。乡下人家都穷,家里只给看了村里的赤脚大夫,说是没法子,后来就不管了。
周盛爸没了的时候,周盛才十二岁。
下面还有个九岁的妹妹和六岁的弟弟,王翠英又伤心又担忧养不了三个孩子,日日夜夜的哭,哭的眼疾更重。
如今或许也有又上了些年纪的原因,白天她只能模模糊糊看见三米之内的东西,到了晚上真就跟瞎子一样了。
这会儿天已大亮,周家厨房到堂屋也不过就三四米的距离,王翠英根据身形就认出周盛和顾宁了。
她忙快步走过来道:“你们怎么起这么早?这才六点多吧?”
她平常都是六点左右起床的,昨天儿子结婚有些累到,今早应该是多睡了会儿,但现在也应该就六点半的样子。
儿子和顾宁是新婚夫妻,昨晚新婚夜,今早应该要多睡会儿才对,怎么这么早小两口就起来了?
顾宁收起面对周盛时的软弱无力模样,站直了身体甜笑着回:“今天新媳妇不是该做早饭嘛!妈,我已经做好了,你先洗漱,我跟盛哥去叫小磊和小雯,咱们准备吃饭。”
“哎哟你这孩子!”王翠英忍不住上前握了顾宁的手,只觉得这小姑娘怎么嘴这么甜,怎么人这么懂事啊!
“新媳妇做饭,那都是做做样子的,我做好你过来添把火就行了,哪能真让你这新媳妇做饭啊?”
心疼完儿媳妇,王翠英转头就拧了儿子一把:“浑小子!娶媳妇是要疼的,你怎么能这么早就叫她起来做饭?!”
周盛无言以对。
饭明明是他做的,顾宁只烧了火。
而她起这么早是因为她饿了,根本不是为了做饭。
这女人说瞎话的本事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顾宁一手被王翠英拉着,一手抓了周盛手臂撑住身体,脸上则挂了羞涩的笑:“妈,你别说盛哥,是我自己要起来的。”
儿媳妇这么向着儿子,王翠英满心欢喜,只能瞪了周盛一眼,笑呵呵道:“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等王翠英去洗漱了,顾宁也不管周盛意味不明的眼神,仍抓着他手臂道:“走,叫你弟弟妹妹吃饭去。”
语气坦然的就跟她刚才说的都是真的一样。
周盛彻底服气,任由她抓着往堂屋去了。
周家的条件在如今年代算是不错的,三间瓦房三间前屋,两间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仓库。
周雯和王翠英住堂屋西间房,周磊则住前屋的东间房。
两边叫了人,又等他们洗漱好,一刻钟后一家人才坐下。
早饭简单味道却不错,顾宁吃了两个煎蛋也又喝了大半碗咸面糊稀饭,吃了四五块的鸡蛋裹馒头片,吃到肚子满足心理也满足。
王翠英很高兴,儿媳妇嘴甜又勤快,最主要是和儿子感情好!
周雯和周磊看着漂亮的大嫂,再吃着大嫂做的早饭,心里也很为哥哥高兴。尤其是周雯,家里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她跟他们都说不到一起玩不到一起,如今有嫂子了,终于可以有人说话了!
唯有周盛,看着家里人对顾宁的态度,非常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