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孟慈一时间也成功地打入了上层圈子,名利双收。
故事的最后当然也是这个圈子的一贯老旧套路。
季曲身边出现了青梅竹马的对象,不小心被孟慈撞到了。
孟慈也是个倔脾气,走的那叫一个爽快,公司里的事全部放手放权,只留个股份年底分红用,其他的一概不参与。
季家家大业大。
季曲一年四季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都多,他哪里有闲情逸致追上去哄。
追名逐利的人们,大多薄情寡义。
所以两个人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
一段露水情缘罢了。
“我觉得人孟慈说的也没错,她来了也没用,而且你后妈也没怎么和你对着来啊,你弟弟生日不也就是在家办家宴?你看看薄娴她们家,前段时间给她小侄子过个周岁宴几乎把咱们身边所有叫的上号的都搬到她们家酒店了,差点都放不下。”赵一辰还在旁边不断地试图劝服安娜。
“你快闭嘴吧。”安娜懒得废话,终于在场上找到合适的杯子,率先抬了一杯。
孟慈怎么能和他们这群人一样。
她几乎是在安娜最绝望烦躁的时候找来的朋友。
那时安娜几乎每天都要和家里吵架,大哥在的时候还好,总有人给她撑腰,但是大哥工作忙,安娜就少不得吃亏。
后来孟慈已经做起来不少项目,也就搭桥牵线给安娜扔了几个合适的。
一方面是让安娜有个消耗精力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帮安娜在集团里站住脚,最起码自己能给自己做主。
安娜喝得有些上头,突然想起来前段时间大哥说季曲订婚了,对方是上海人。
她把喝得满场飞的赵一辰拉到自己身边,悄咪咪地问了一嘴。
赵一辰眯着眼想了一会儿,才说确实有这么个事,季老爷子搭的线,连季曲和他爸妈都插不上话。
安娜没再继续话题,喝了一会儿后,才又看起来忍不住似地开口:“不是,季曲真放下我们孟慈了?”
赵一辰喝得有点大了,一边说一边夸张地伸出两根手指晃晃,“都过去两年了祖宗,你去问问当事人估计都要不记得对方了。”
得到的答案不是心里所想,安娜摆摆手让赵一辰闪到一边玩去,她就不该问这个问题。
毕竟赵一辰前两天喝酒时看上了隔壁包间的一个姑娘,非让大家一起去看看,结果大家打眼一看怎么看怎么像他去年冬天领出来那个,上去一问,还真是。
男人都是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无一例外。
第3章
窗外的雨越来越大,打在玻璃上声声作响。
偶尔来的闪电会照亮屋子里的某个角落。
孟慈躺在床上用被子盖住头也无用。
思绪越来越杂,无数个时间点在脑海中反复上演,睡意全无。
床头的手机震了一下。
孟慈伸手探过来,是白清发到邮箱里的课堂讲义。
他总是喜欢在深夜处理工作与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邮件末尾附着“不好意思打扰你休息了”诸如此类的客气话。
没有被打断睡眠的烦躁感,孟慈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
她伸手拉亮床头的老式台灯,立起一只枕头放在背后,开始查阅邮件内容。
一时间没察觉,雨渐渐停了下来。
直到第一缕晨曦漏进屋子,孟慈才抱着手机入睡。
出来读书后,孟慈的睡眠质量始终很糟。
早起,阿姨看到孟慈眼下的乌青暗自记下最近要做些调理身体的餐食,顺带再问问国内那边,有没有什么调理睡眠的药方可以一起用。
过了一周。
白清宣布他的中文课要暂时停一个月,他
要回国参加一个学术讲座。
本想把课程交给孟慈讲授。
偏偏她也有事,这个想法便只能作罢。
“有什么要带的吗?我这次能呆一段时间,火锅底料?还是什么?”白清下课之后把孟慈留下。
孟慈整理好学生的书法作业装到包里,才给出答案,“我没什么需要的。”
白清不死心,说孟慈可以慢慢想,随时给他发消息。
看着执拗的白清,孟慈原本想告诉他自己也会回国一趟,但是白清不免又会再问上几句。
思来想去,孟慈只是点了点头,说自己会认真考虑。
又过了一周,孟慈连熬了三个大夜搞定了学期小考,交了十几份的报告上去。
阿姨眼看着孟慈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差,等不到国内的方子过来,连忙搞了一堆食材在家煲汤给孟慈补身子。
恰逢休息。
还没等下楼孟慈就闻到了浓浓的药材味,她看了眼在厨房忙碌的阿姨,问:“在煮什么啊阿姨?”
“乌鸡汤,还放了当归人参,都是好东西。”阿姨看孟慈下楼立马打了一碗从厨房端出来,“趁热喝,我都熬了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