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这府里头待久了,深受府中恩惠的缘故,双儿说起傅家之事时颇为自豪,不用柳金枝细问,就已经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许是因为得皇恩眷顾,老太爷与夫人膝下儿孙满堂。除了我家老爷,还有二爷、三爷、四爷,只是都分散出去做官儿了。”
“这几位爷同样是多子多福,方才走过去的几位便是这几位爷的公子,也是各有官职。”
“有大理寺少卿、御史台侍御史、中奉大夫……”
“就是我家老爷不重香火,所以只有大姐儿和二郎两个。”
就是双儿口中随口提到的几位公子,都是不低于五品的官。
可见傅家门庭不仅仅是有钱有权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簪缨世家,累世清流,世代书香。
家中子孙更是人才济济,福泽深厚,各自在朝堂中为大宋进言献策。
如今联姻,更是使这个家族如烈火烹油般,显出一片花团锦簇、前程无量的局面。
就算傅霁景再没出息,傅家满门荣耀都还能再延续个百年。
更何况傅霁景满腹经纶,必然能让傅家成为流芳千古的钟鸣鼎食之家。
柳金枝深吸一口气,极为震惊的同时,却也格外高兴。
这般高门大户,必然更加乐善好施。
到时给她的赏钱说不定远超司**。
柳金枝两眼发亮。
银子!银子!
二人抵达膳房。
柳金枝仔细打量了一番。
她到司**时,觉得司**的膳房又大又干净,比她们家的小灶台好多了。
可现在到了傅府,只觉得司**的膳房都沦为二等,比不得此处光鲜亮丽。
膳房内还一排站着五个小丫头,每个人身上穿着都不错,模样也灵巧。
双儿笑道:“这些便是拨给娘子使用的,娘子若有什么吩咐,尽管指派她们去做。就是食材不新鲜了,也尽可以提出来。”
这般说话,倒并不把柳金枝当作普通膳工娘子对待,反而犹如客人一般温和有礼。
既是如此,柳金枝自当尽心。
“食材若是太新鲜,我却也不要。”柳金枝眉眼弯弯,“敢问双儿娘子,这府上有没有过了一夜的素食馅料?”
第29章
双儿一怔,似是没想明白柳金枝的意思。
“娘子这是何意?这过了夜的素食馅料吃了岂不腹泻?”
柳金枝笑摇头道:“非也。”
宋代人爱吃酸馅儿包子,但他们眼中的酸馅儿包子,与柳金枝所说的并不一样。
就如《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里写到的一句:
“宋四公夜至三更前后,向金梁桥上四文钱买两只焦酸馅。”
这里的焦酸馅儿,就是指带馅儿的小吃。
而柳金枝所说的酸馅儿包子,就是要用各类食材混在一同,放至微微发酸,再启用包料。
只要做法得当,不仅不会腹泻,更是会增加馅料的鲜美程度。
但是傅府重视亲情,傅钗华又是头胎,所以阖府上下极为看重。
双儿第一次听说这酸馅儿包子,倒不敢拿主意直接端给傅钗华用。
“若是双儿娘子忧心,不如我先做一份儿,娘子再叫几个人一同来食用,若是大家皆会腹痛难忍,那我便罢了。”柳金枝道。
双儿觉得有理,松下口风:“如此,我这就差人去寻问,只是怕要费些功夫。”
府内不缺银两,对丫头们的待遇也不错,所以她们大多是不吃过夜食品的。
有个丫头站出来道:“双儿姐姐不必寻了,我哪儿倒有一盆上好的素菜馅料。本是昨夜拌好了,想包几个馄饨吃,却不想太忙,一时忘却了。”
“你把馅料放哪儿了?”
“拿条绳索挂在水井下头了。”
水井下头颇为寒凉,再加上正是春寒料峭时,这馅料估计正保鲜,没什么大问题。
双儿便愈加放松,笑道:“那正是巧了,你赶紧去把东西取来。”
“是。”
素菜馅料被端来时,盆上还好好地盖着一层纱布。
柳金枝把纱布揭开,低头轻嗅,鼻尖顿时萦绕着一股淡淡酸味儿,不浓烈,就好像水滴入了一滴醋,倒是酸酸淡淡的好闻。
“很好,这里头的馅料已经初步发酵了。”
柳金枝很满意。
双儿歪歪头,疑惑不解:“发酵?这是什么意思?”
“嗷……就是……”柳金枝挠了挠头,“就是这盆馅料已经很适合做包子的意思。”
“原来是这样,娘子用词真独特。”双儿由衷的夸。
柳金枝尴尬地嘿嘿两声。
馅料初步发酵,就会形成独特的酸味儿。
这种酸味儿既可以增加馅料的鲜味儿,又可以促进消化。
一般来说,膳工会选择将之加工成一种两头尖尖长长的包子,再上蒸笼,最后得出的包子鼓鼓的,口感更加松软,咬上一口,酸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