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54)

作者:紫流金 阅读记录

可这时还不见杜卫回来。

柳金枝擦了把汗,一边应付食客,一边又时不时往远处观望。

“柳娘子,你瞧什么呢?”一位食客笑道,“给我盛碗蝌蚪粉吧。”

柳金枝只好收回视线,道:“好嘞,您稍等。”

手脚利落地把面糊压出来,淋上料汁递给食客,耳边却又传来一声:“柳娘子,我有一桩生意要与你做。”

柳金枝还以为又是哪位食客要吃食,口中连连答应“好说好说”,一面抬起头来。

只见面前站着的却是昨个儿夜市里见到过的傲气少女,旁边正站着抱起砂锅的杜卫。

柳金枝疑惑道:“这是?”

今日再见,比起昨日,少女的态度好了不少,先是对着柳金枝款款一福身,眉眼带笑,道:“柳娘子,昨个儿我家大姐用了你煲的粥,说吃着甚是爽利。正巧昨夜我家夫人来看望大姐,也陪着用了些,也觉得娘子手艺绝佳。大姐一时高兴,就向夫人求了个恩典。”

“什么恩典?”

少女递过来一封请柬。

柳金枝一边拆开细看,一边听少女说:

“我家老太爷是庚戌年生人,到今年二月初正好做六十大寿。”

“老爷的意思是想要大办一场,为邻里街坊做三天三夜流水席。家里头在做一场宴席,只请亲近好友。”

“这做流水席的膳工,府上已经找到了人选,家中宴席却还不知选谁好。夫人本想去请几家酒楼的掌勺膳工,但我家大姐向夫人求了恩典,想请娘子您去主持四司六局。”

“夫人向来最疼大姐,也就答应下来。又知道娘子手边还有个食摊,停工来府

内帮忙一天也有损失。”

“所以夫人愿意在聘请膳工的基础薪资上,再给您加两钱,以做弥补之费。”

基础薪资,还额外加两钱?!

被一笔大订单猛然砸在头上,柳金枝还有些发懵,转过头问柳霄,道:“霄哥儿,你知道主持四司六局一日的工费是多少吗?”

柳霄回过神来,连忙操起算盘。

片刻后,他缓缓道:“至少十贯。”

一贯,一千文。

十贯的话……

柳金枝两眼发亮,难掩兴奋:“霄哥儿,你可以科举啦!”

第23章

四司六局的承办者被宋朝人尊称为“局长”。

虽然放到现代来说,所谓“局长”可能就是村庄里头,带着一整套炊具物什,去承包人家红白宴席的大厨子,只管做菜,其余不论。

但是在宋朝,“局长”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宋朝的四司六局单拎出来能够成立一整个行业。

而只管行业之下,这六局又可以细分为“果子局”,即专门承包宴席上的果盘。“蜜饯局”,即专门承包宴席上的蜜饯。“菜蔬局”,专门承办荤素大菜。

“油烛局”就是专管晚上宴席的照明,和冬日宴席的取暖。“香药局”则是专管收拾香炉,和为喝酒喝过头的客人提供醒酒药。

另外管插画、挂画以及擦桌子、抹板凳等清洁和装饰工作的被称为“排办局”。

六局之外就是四司:厨司、茶酒司、账设司和台盘司。

只通过名称,也能大概猜出这几司分管什么。

一般来说,四司六局都是宫里头才能用得上的。

但宋朝士大夫阶级格外受优待,再加上宋朝很乐意给文人补贴,所以到了宋朝后期,只要是能出得起价钱的人家,都可以在家中摆起四司六局。

有了这些人的帮忙,主家确实能减少许多承办宴席的麻烦。

只不过经过百年光阴过迁,到了现代,四司六局的习俗被人逐渐简化,以至于遗忘。

现在还能存留的,大概就是承办后厨配菜和烹饪事宜的“厨司”,以及现代农村红白宴席里头最常见的,管请客送客,登记亲友人情往来,和点歌台人情的“茶酒司”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司六局,每一司,每一局,都各有一个主持人,并非是一人统筹管理全部。

柳霄所说的“至少十贯钱”,其实也是这整个四司六局共同分摊下来的钱。

就是钦天监司正是个肥差,家里人出手阔绰些,又想大操大办,摆大排场,所以请四司六局的银子能出到二十贯。

平分到这十个主持人身上,就是每个两贯钱,也就是两千文。

但柳金枝已经满足了。

要知道宋朝的县令一年的俸禄也才十贯呐。

于是立马答应下来,又与少女确定了具体过府的时候,即是一月末,二月初。

司**上先付定金,大寿做完再付剩下的一半。

柳金枝忙不迭地点头答应,态度恭敬有礼地送走了少女。

柳霄、月牙和杜卫三个,也都跟着有样学样地对着少女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