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26)

作者:紫流金 阅读记录

“有时候我背的比哥哥快,还能多默一篇文章出来。”

“阿姐你又叫哥哥背单子牌面,又叫他算账、理账、写旗招子,不如叫我来背,我保管一个字都不会错!”

柳金枝倒惊讶月牙有这本事,笑道:“空口白牙可不算数,我当场写一纸出来,你若是在一刻钟之内背会了,我就把这事儿交与你办。”

于是提笔写菜名,满满当当一页纸交给月牙。

月牙接过纸张便低头默背,神色专注认真。

柳金枝抬眸看柳霄,柳霄却笑着对柳金枝点点头,眼眸里满是骄傲和自豪。

看来对自家妹妹背下这页单子牌面胸有成竹。

果不其然,用不了一刻钟的时间,月牙就把单子牌面交还给柳金枝,道:“我已在心中默熟了,这就背与阿姐听。”

言罢,清清嗓子,张口便道:“热粥与汤羹有小米粥、红豆粥、绿豆粥、灌肺、炒肝。面食与点心有包子、饺子、炊饼、糯米团子、荞麦饼……”

等月牙摇头晃脑背完,竟果然是一字不差。

柳金枝高兴地将月牙一把抱起,满心欢喜道:“想不到霄哥儿于算经一途天赋异禀,月牙又有过目不忘之能!咱们柳家人才辈出!”

月牙虽然早慧机敏,但毕竟还有孩童的几分羞涩内向,被柳金枝这么大肆一夸,倒不好意思地脸红起来,连忙扑腾着两条短腿滑溜下来缩到一边了。

柳金枝却不肯放过她,绕着圈儿地要去逗月牙,把个孩子逗的满脸羞红。

柳霄在旁边看她们玩闹,眸中笑意深深。

等到两人闹够了,他才微笑道:“阿姐,你一个人要准备这么多朝食定然忙不过来。卯时的时候我也来与你一同做,你支使我打些下手。”

“你既如此说,那阿姐可不与你客气。”柳金枝将一缕青丝挽于耳后,双眸亮晶晶的,“毕竟明日早晨可是有一场硬仗要打的!”

一般食贩卖朝食,差不多都得做十几个扇笼。就说一个扇笼里放十个饼子,那柳金枝也得揉两百多个面团。

这是项大工程,两个人忙活也得好一阵。

所以天还没亮,柳金枝就提着红纸灯笼悄悄掀开暖帘,和柳霄一起钻进了膳房。

作为一个新上任的膳徒,柳霄虽然手艺生疏,但胜在听话,指哪儿打哪儿,做事一丝不苟。

所以揉面之类的精细活儿就全由柳金枝包揽,只一时吩咐柳霄道:“去将灶眼烧起两口。”

又一时说:“去打桶水将这些扇笼刷洗了。”

又一时高声道:“霄哥儿,再拿两个盆来装面团,盖层湿纱布等面性醒满!”

柳霄被支使的团团转,累的汗流浃背,忍不住双手扶住膝盖,停下喘息片刻。

但只是这片刻,左边那口灶眼火就小了。

柳金枝抽空飞快瞟了一眼,催促道:“霄哥儿,赶紧添柴!”

柳霄擦擦汗,费力将柴禾拆开塞入灶眼,脑中却莫名闪过那日柳金枝和月牙的对话:

“阿姐的厨艺是向谁学的?”

“孙府的膳工们。”

“那些膳工们凶吗?”

“很凶。”

以前的阿姐连锅都能烧坏,现在对厨艺却好似有十足把握。

也许在当年的孙府膳房内,阿姐也

这么被支使过吧?

忙得团团转,却又歇不下来,一边挨骂,一边赔笑,一边却又累得筋疲力尽也不敢停。

阿姐其实过得一点儿也不好。

柳霄抿了抿唇,默默抬眸看向柳金枝。

柳金枝毫无察觉,还在尽力揉面,面色专注认真,那张清丽的脸庞上沁出细密汗珠,顺着流畅的脸蛋线条往下淌,濡湿浅色衣领交叠的脖颈。

“霄哥儿,去给我把擀面杖洗洗。”柳金枝头也不抬。

“……好。”

柳霄抽了抽鼻子,低头站起来去了。

柳金枝瞥了一眼柳霄的背影,似是觉得不对,但又没想出个所以然,就还是低头揉面。

费力将几盆子面都揉完,柳金枝甩了甩酸痛的胳膊,却来不及休息,又预备着做馅料。

今日她预备着做的几样面点,大多都得加馅儿。

考虑到宋朝人口味,她预备拌两盆不同的馅料出来。

第一盆是最常见的“白菜猪肉馅儿”。

将那日买回来的猪肉放在砧板上细细切成肉糜盛入小碗中,往里倒入菜籽油一类植物油搅拌均匀调香。

要调好一盆肉馅儿所耗时间不短,若是新手拌馅儿料,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而使肉馅变柴。若要使肉馅儿吃起来能更鲜嫩多汁,在倒入菜籽油的同时,也要少量多次倒入清水,以此锁住水分。

但要使馅料更增香,还是离不开一些调味品。

于是起锅!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