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184)

作者:紫流金 阅读记录

天涯咫尺,怀念却不得相见。

真是绞痛游子心肠。

李二田道:“为何不回去看看呢?”

阿芹犹豫:“时隔多年,我也不确定我的家人们是否还在老地方。”

“要是实在想念,不如就去老地方看一眼。”李二田用右手撑着下巴,“若是不在,那就回来,从此把汴京城当家。若实在,便是一家人团聚。怎么都很好。”

阿芹眨眨眼,陷入了沉思。

*

王忠勇和花吉团成亲了,柳金枝大手一挥,放了他们七天假,带薪去度蜜月。

这七天他们向其他酒楼租借了些人手暂时顶上,但由于磨合问题,小饭馆的伙计们还是变得比以前更加忙碌。

于是“回老家探亲”这个念头一直在阿芹脑海中盘旋,却一直没有说出来的机会。

好在也是这段时间给了她再三思虑的机会。

直到七天后,王忠勇和花吉团回来,阿芹将找上柳金枝,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彼时柳金枝正在研究食谱,闻言,她翻书的时候忽然顿了一下,抬起头来看向面前的阿芹。

她意识到,阿芹不像王忠勇和花吉团,孑然一身,只有彼此,所以可以利落在汴京城安家。

阿芹是有自己的老家的。

柳金枝按住书页的手摩挲了两下,道:“什么时候启程?”

阿芹微微一笑,道:“早一点吧,兴许刚过年关我就能看见家人们了。”

说着,她从自己的袖子里面取出一本书,恭恭敬敬的递给柳金枝。

“东家,当初我说过不会学成了就走,我这两天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报答你对我的栽培。”

“这本书里面是我所知道的,有关山西菜的全部配方,我写下来,交给你,你可以在那些小学徒里面选一个人学会它。这样就是我走了,小饭馆的生意也不会受影响。”

一个膳工的食

谱是不会轻易交给其他人的。

柳金枝捏着这本厚厚的书,就仿佛捏到了阿芹深厚的情谊。

她知道阿芹是舍不下他们的,同时饭馆里的每个伙计也都舍不下阿芹。

比如现在,阿芹在和她商量离开的事。周围的伙计看似各忙各的,可眼神都在往这边瞟,眼底都有些舍不得和哀伤。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柳金枝拍了拍阿芹的肩,“我知道你想家了,所以我不留你。但如果你想什么时候回来都可以,我欢迎你。”

阿芹含着泪一笑:“嗯,谢谢东家。”

*

离别并没有像画本子里渲染的那么哀伤和郑重。

大家只是每个人做了一道拿手菜,感到汴京城外五里的凉亭送阿芹离开。

林勤、李二田、王忠勇、花吉团、杜卫、刘彦、郑鑫……

每个人都给阿芹准备了一份礼物,都装在一口小箱子里。

甚至是向来吝啬的吴兴镛,也往小箱子里面塞了点东西。

李二田叹了口气,说:“阿芹娘子,虽然我和你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我是最喜欢你的。你爱干净,做事又细致,和这群大老粗一点也不一样。你要是走了,膳房里的锅碗瓢盆都要我归置,可闹心了。”

“走开,你这样说是在送别吗?”

潘安玉挤开李二田,把一个小包袱递过去,声音里有浓浓的不舍。

“阿芹姐,这小包袱里面是我做的蛋糕。你路上饿了就吃一个,吃着它就像想着我一样。”

柳霄、傅霁景和潘琅寰三人都有事,没有赶过来,但也都送了离别礼物。

因为小饭馆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一一送别,恐怕阿芹到了晚上都走不了。

柳金枝干脆大手一挥,把剩余的人拦住,自己走上前,给了阿芹一个茄袋。

感受到茄袋里面装的是什么,阿芹手一缩,下意识要拒绝,却被柳金枝按住。

“你学了我的手艺,我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给你了。唯一能给你的就是这些银子,都说穷家富路,有银子傍身,你在外行走就更方便些。”

柳金枝微微一笑。

阿芹拿着银子的手感觉很沉重,但她终究没有还回去,而是郑重的福身一拜。

“谢谢东家,愿将来我们还有相见之日。”

“一定。”

话毕,阿芹转身上了马车。

这是傅霁景拿出来的车,先送阿芹去下一个州府的码头上船,然后坐直航船直通山西。

小饭馆众人遥遥目送着马车远离。

直到本来硕大的马车最后变成一个虚影,摇摇晃晃消失在地平线远方,大家才收回视线,一块儿回了小饭馆。

但要说阿芹离开的时候并不巧,因为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以后,天就下起了暴雨。

赶马车的马夫道:“阿芹娘子,雨太大了,路又滑,不好走,前面有个土地庙,没有庙祝,我们先在前面避避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