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171)

作者:紫流金 阅读记录

林勤道:“没有为什么,就说天冷,叫你小心患风寒。”说着又一笑,“再过段时间就是决赛,若是患了风寒,就没得看了,那前几日的记录都白写。”

青年灰扑扑的脸顿时多了几分红晕,人看起来都机灵了不少。

他接过豆浆,道:“我以为大家都觉得我是二愣子,原来还是有人不这样看的。”

林勤听他这样说,心里不由升起了几分好奇,问:“说实在的,兄弟,你到底为什么天天在外面蹲这些膳工,记这些东西?”

青年抿了口热豆浆,险些冻僵的脑子舒缓不少,认真严肃道:“为了我国美食有一片光明的未来!让每个热爱膳食的年轻人,都有一份前辈的经验做指引!让我们的美食过了千百年,还能在后世发光发热,名扬四海!”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甚至因为刚刚一口热豆浆没润好嗓子,

还有几个字破了音,引来不少路人侧目旁观。

但林勤:……

这不就是二愣子吗?

林勤讪笑着摸摸鼻子:“那兄弟你接着发扬吧,我就先走了。”

说完就转身快走两步。

可不敢多待了,小心路人把他也当作二愣子。

谁料身后青年还有话没说完,耿直又带有朝气的声音响起来:

“嘿!小哥,请替我转告你们东家一声,谢谢她的热豆浆,我会在书里帮她美言很多很多句的!”

“千万要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林洪!”

第65章

比赛的时候,柳金枝不宜和傅钗华走的太近,以免有人造谣生事,所以柳金枝先走,傅钗华后脚才和柴靖回府。

想了想,回家之后,傅钗华就把今日发生的事情写成了信,寄给了傅霁景。

另一边,小饭馆内。

知道柳金枝进了第二轮比赛,大家都很高兴,已经开始畅想要是柳金枝得了魁首,小饭馆将有多风光。

林勤站在一边挠挠下巴,表情思索。

嘶,哪天那个二愣子说他叫什么来自?

他跑的太快,一时没有听清。

正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之时,旁边吴兴镛犹豫再三,终于鼓起了些许勇气,朝柳金枝走了两步。

“东家。”吴兴镛道。

柳金枝正在拆王府发来的帖子,上头写了第三轮的比试内容。

闻言,她抬头温声道:“吴先生有事?”

吴兴镛绷着脸,语气有些硬邦邦的,嗯了一声,似是很不自在。

柳金枝挑了下眉,想到吴兴镛向来颇为自傲,许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她帮忙,却一时之间难以启齿?

“吴先生若有事儿,尽管说来,不必客气。”

柳金枝说话很温和。

吴兴镛抿抿唇,抬手递给她一张叠成四四方方小方块的纸。

柳金枝满脸疑惑地接过,打开一看,只见上头写着几行极为端正的楷书,开头第一句即为:

“贴锅饼,用白面、井水、鸡子……”

这是配方?

柳金枝眉心微蹙,看向吴兴镛,道:“吴先生这是何意?”

吴兴镛拢着袖子,低声说:“谢礼。”

“为了霄哥儿给你的题册?”

柳金枝问。

吴兴镛点头,沉默片刻,又有些别扭道:“题册很有用。”

里面有很多前所未见的新题,每遇到一道,他都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想,但一旦做出来,仔细回味,却又能与应试时的某道大题对上。

有种殊途同归的恍然大悟感。

他也曾去书各大书斋寻过,试图找到相同的题册,再将柳霄的还回去,就是多花些钱也无所谓,他只是不想欠人情。

谁知他几乎跑遍了整个汴京,都没有找到。

这时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柳霄给出来的题册似乎是私人珍藏。

古代的文学资源有限,一本好的书,好的题册,若非托关系,他们这类平民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接触到。

柳霄却大方地将题册分享出来,没有半点私藏想法,他不由得动摇几分。

觉得柳霄虽然也是靠关系才有今天这份殊荣,但也不算是个卑劣小人。

谁知柳霄给出来的题册里,有一部分是做过的,还在旁边留下许多批注,密密麻麻,看得人心惊。

他向来有些自傲,觉得以柳霄的才干,做出来的题肯定不难。

于是就遮盖住柳霄的旁批,去尝试做题。

谁知连想三天都没能解出来,脑袋都快抠破了,连一点思路都没有。

最后还是灰溜溜去看了柳霄的手札,顿时拨云见雾,思路清晰。

被狠狠打了脸,吴兴镛才知道,原来哪怕没有柳金枝和傅霁景这层裙带关系,以柳霄的能力也会如黄师道所言,必然进秋闱前三。

可想要把题册还回去的心思不成,他依旧不想欠人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