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122)

作者:紫流金 阅读记录

潘琅寰脸色很难看,道谢:“多谢柳娘子。”

随即转身走了。

柳金枝其实并不意外兄弟二人发生矛盾。

毕竟他俩的主观要求有着巨大冲突。

只希望潘安玉能快些被找回来。

毕竟汴京城虽然繁华,却也不是一个好生存的地方。

但近来几日暑气渐起,太阳都变毒了许多,悬在头顶,火辣辣的。

街道在炽热阳光的灼烤下,似乎都微微变形。

潘琅寰一如既往带着人在外面跑,一找就是一天。

柳金枝就给他们做甘草汤解暑。

宋朝人夏日常饮用甘草汤,不仅清凉甘甜,还兼具消暑与养生功能,是宋代市井常见的消暑饮品。

无论是汴梁,还是杭州,都城内的冷饮摊常以青布伞遮阳,摆上一套红木桌椅招揽顾客。

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甚至将“甘草冰雪凉水”的做法,当作药方,纳入了药茶范畴。

《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献中均对此有记载。

具体做法是:

以生甘草为主料,加入砂糖和清水熬煮成汤,静置放凉后,加入天然冰块制成“甘草冰雪凉水”。

步骤很简单,几分钟就能做一大桶。

给潘琅寰等人消暑后,还能放在店里头售卖,一举两得。

而既然做都做了,就不妨再多做一些。

宋代冷饮品类主要分为“浆”和“渴水”。

甘草汤能直接饮用,属于“浆”。

“渴水”,则是需用果胶浓浆稀释得来。

比如凉水荔枝膏、五味渴水、香糖渴水、紫苏渴水、沉香渴水、檀香渴水……

当然,后几种一般是皇室宫廷选用。

因为所用材料,沉香,檀木等,都价值千金。

所以,为了节约成本,柳金枝选做凉水荔枝膏。

虽然听起来里面有一味“荔枝”,其实这荔枝膏与荔枝全无关系。

而是以乌梅、桂皮、生姜等食材,加上加蜜糖熬制出来的,只是口感上模拟了荔枝风味。

酸酸甜甜,清凉爽口的同时,还能健胃助消化。

做法也依旧简单,以“三熬三滤”把乌梅里的果糖,以及添加的蜜糖,都熬成果胶模样。

可以保证只要密封得当,就能长期使用。

待到每年夏季,就取一点果胶冰镇稀释饮用,或用沸水冲泡。

味道很是不错。

以及后面的五味渴水、香糖渴水、紫苏渴水……

都是差不多的做法。

如此炮制了约莫五桶饮子,加入碎冰冰镇后,再分别摆在两只冰桶附近。

新品上架,王忠勇依旧卖力宣传,销量也是不错,很多食客都愿意饭后来一杯。

而临近午时,潘琅寰终于和应天爵,以及一众小厮到了小饭馆。

他们脸都被晒红了,乌黑的长发像是烧焦了一般,更加发烫发亮,就连衣裳都带着一股子烈阳的味道,上手一碰,都烫的吓人。

应天爵满脸是汗,一进店就瘫倒在地,虚弱道:“快给我来杯渴水,不拘什么,再来碗蝌蚪粉。”

潘琅寰示意来几份一样的,分给小厮们吃,随后就沉默不语地擦汗。

看样子潘安玉还是没找到。

应天爵都奇了怪了,潘安玉平时那胆小

如鼠的样儿,还能干出离家出走的大事?

“潘大官人,你别急,我已经和我汴京城里的朋友们都说过了,他们都替你留意着呢。”

应天爵道。

潘琅寰还是没作声,只是攥着马鞭的手捏紧了。

熟悉潘琅寰的小厮知道,这是潘琅寰要发火前的表现,不由得稍稍挪远了点。

应天爵也知道潘琅寰现在心情不妙,但潘安玉毕竟是他朋友,他也就硬着头皮,再劝了两句。

“其实安玉心里还是记挂你这个哥哥的,就是小伙子气性大,说不定之后自己就回来了。”

“你们再好好谈谈,兄弟俩没有隔夜仇……”

话还没说完,潘琅寰就嚯一下站起来,把几人吓了一跳。

潘琅寰面沉如水,咬牙切齿道:“谁说没有隔夜仇?要是让我找到这个小兔崽子,我抽死他!”

言罢直接捏着马鞭转身离去,连饭都不吃了。

身后小厮面面相觑,也不知该不该跟。

应天爵却是往后一躺,感叹道:“你们主子是在气头上,不用吃都气饱了,咱们可不行。”

正好这时候王忠勇把饭菜、冰镇饮子都端上来。

应天爵一人分一双竹著,招呼道:“吃吃吃。”

然后就埋头嗦粉。

众人被他的吃相感染,也确实是饿极了,顾不得潘琅寰,赶忙吃起来。

毕竟要是吃得快,说不定还能追上去呢。

柳金枝端着一盘碎冰,远远看着潘琅寰沉着脸,咬着牙,埋头在烈日之中远去,不由得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