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面惊慌失措,实则并不担心秦王会杀了他们——
连韩国那些外人都知道,秦王最大的软肋是那两个孩子。他有常嬷通风报信,更是深知秦王是何等在意他们!
只要把孩子握在手里,他不但能全身而退,还能在发兵夺位时,源源从秦王手上要援兵要粮草...
这比起他原先的计划,当然算是下策,但只要他能顺利当上楚王,就不必再惧怕秦王报复——
楚国大将项燕,也绝非等闲之辈!
“熊启,你这手未免也伸得太长了些!”秦王面无表情放下手中的竹简,眼中闪过厉色,
“你竟敢把手伸进寡人的后宫!”
昌平君闻言悚然一惊,正想试探他这话是何意,就听见一道清脆的童音传来,
“阿父,孩儿在昭华宫找到了这些东西!”
昌平君猛地回头看去,李世民和捧着一堆竹简的蒙恬走进殿中。
“世民,你怎么会在这里!”同样被扣押在殿中的昌文君惊呼出声。
他不是该被常嬷抱出宫了吗?
昌平君狠狠瞪他一眼,立刻开口圆回去,
“世民,眼下乃是早朝集会,你一个孩童岂能擅闯...”
秦王看到李世民的那一刻,也是颇有些生气的,这孩子愈发胆大妄为了,连早朝之上也敢来捣乱!
可昌平君这话还没说完,他就一把抓起竹简朝对方掷去,厉声斥道,
“放肆!寡人的孩子想做什么,轮得到你来管教?”
李世民这回倒没有上殿,而是规规矩矩站在殿中朝秦王行了一礼,示意蒙恬把东西呈上去,
“阿父,这是在常嬷床下的暗格里找到的,熊启多次写信,催促她将阿父和孩儿们的消息传出去...”
他敏锐地发现,昨晚,尉缭把昌平君暗中养兵蓄甲是想回楚国发动叛乱一事告诉秦王后,秦王就不想杀对方了。
他想找个由头把昌平君兄弟赶回楚国,坐观楚国内讧再趁机攻城。
可李世民不想让昌平君活着离开秦国。
此人太过奸诈阴险而无下限,谁也不知道,他后续还会折腾出什么幺蛾子——
只要还活着,他就有机会折腾。
所以现在他必须来,他要当着秦国满朝文武的面,坐实昌平君“想在秦国发起叛变”的罪名。
秦王取起堆在案桌上的竹简,面色渐渐凝成了寒冰。
熊启果然满嘴谎话,他对着尉缭口口声称要归国夺位,却又在这些信中吩咐常嬷,让她在自己的生辰宴上,悄悄抱走两个孩子....
偷孩子,偷孩子,又来这一招!!!
他堂堂秦王的孩儿,是专让这些无耻之徒偷的吗?该死,全都该死!
秦王周身的寒气迅速蔓延开来,殿中鸦雀无声,大臣们谁也不敢开口说什么——
昌平君二人虽也是大秦的臣子,可他们又是王上的亲戚,此事错综复杂,绝不是他们敢轻易置喙的。
更何况,王上今日把这两人带来早朝,本就有意让众人见证对方的罪行、以免世人谣传秦国王族不近人情。
他们此刻,只该当个安安静静的见证者。
昌平君已经想好了应对之词,立刻开口喊冤,
“臣听闻常嬷并不识字,如果臣跟她有所勾结,又岂会写信给她?还请王上明察,一定是有人胡乱攀咬陷害臣...”
话音还没落,一道怒气冲冲的竹简就朝他飞来,扔竹简的秦王,语气却平静得毫无波澜,
“你是说,寡人认不出你写的字?常嬷不识字,宫中自有识字之人!熊启,你的胆子确实很大,你既想效仿嫪毐叛变,又想效仿靳呈偷寡人的孩子,很好,寡人会成全你的。”
一个妄想偷走自己孩子的人,确实不该活着离开秦国。
昌平君忙侧头躲闪竹简,听得一头雾水,偷孩子这事,他昨晚确实吩咐常嬷做了,但什么想效仿嫪毐叛变?他又没疯!
他和熊发手上的私兵加起来不足三万,但他早就与项燕有联系,只要再有尉缭助阵,他自信一定能打败熊悍手下那帮废物——
是熊悍,而不是秦王!
但此时此刻,他看着秦王平静得过分的面色,突然涌起了一阵失控的惊慌。
他知道嬴政越愤怒时,就会越平静如深渊,所以那些竹简上,到底写了什么?
猛然间,他不知从何处生出一股大力,一把挣脱反扣着他的士卒,上前捡起地上的竹简囫囵看了起来。
李世民今天乖巧懂事得出人意料,一直站在原处静静看着对方。
他要看着这个无耻小人一步步走向死亡。
看着竹简上的字字句句,昌平君的双手终于颤抖起来,他扑上前跪在地上大喊,
“王上,是有人想陷害臣啊!臣确实派人给常嬷送过信,可臣只是想询问两位外甥喜欢什么衣裳玩具...臣敢以性命发誓,我从未吩咐过常嬷,要在王上的生辰宴抱走两位小公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