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73)+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秦王调整好心绪,若无其事摸着小家伙的脑袋问他,

“你为何最喜欢这篇?”

李世民心想,反正你已经知道我喜欢爱民仁政那套了,不如再加把猛火,也能让你早点适应适应。

于是他一脸稚气看向秦王,抑扬顿挫背了起来,

“孩儿最喜欢这篇的说法:圣王之制也,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殷之日,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辟田野,实仓廪...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5)

字字句句,倒背如流,跟商君之法完全背道而驰,仿佛在明晃晃提醒秦王:

你挑中的继承人,确实很喜欢荀子那套儒学,这样的孩子绝不能成为大秦储君!

秦王忍了又忍,终究没开口打断孩子得意的炫耀。

扶苏才不管他的脸色好不好看呢,兴奋拍着小手给李世民打气。

等李世民停下来歇气时,秦王立刻反驳,

“让百姓有余食,国库就会虚空;精兵息民,谁来开疆拓土?荀子确实不似寻常儒家那般迂腐,可他的想法也太过天真。”

李世民接过宫人递来的水,喝了几口才继续道,

“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庶民有余食,国库就会越富足....”(6)

这一刻,秦王陡然想到了太史令那句“大秦若要自救,唯有遴补水德之不足”,脑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

庶民者,水也?

此水,能否遴补我大秦水德之缺?

他立刻决定试一试。

于是握着李世民的小手,制止了小家伙的滔滔不绝,

“在乡里设石磨一事,明日我会下诏施行。”

正准备再接再厉说服秦王的李世民一听,猝不及防睁大了眼睛,

“啊?”

扶苏忙把脸凑过来,也傻傻瞪大了眼睛学他,

“啊!”

秦王看着眼前可爱的两张小圆脸,眼中浮起一抹笑意。

...

第二日早朝,这条诏令的颁布震惊了整个朝堂,反对者占了一大半。

剩下一小半虽然也不甚赞同,但他们都是秦王新提拔上来的心腹大臣,自然不会出声反对。

只有太史令猜出了秦王的用意,暗暗不敢吱声半句——

秦国君王连做噩梦、连占三卦皆是亡国之兆,这

种骇人听闻的消息传出去不知会捅出多大的篓子,他必须牢牢捂在心底。

然而,当秦王命人将拟好的诏书取来,径直盖上印玺让人快马通知各地时,那些反对的声音立刻就停了下来。

到了这时,他们才惊觉王上只是通知他们而已,只得讪讪作罢。

这时,蒙毅从殿外走来,

“禀王上,韩王已经到了宫门外,他声称要除衣向王上负荆请罪,兹事体大,还请王上定夺。”

群臣一下神色各异起来,有人面露揶揄,也有人心怀不忍,可秦王不等他们开口,就冷声开口道,

“很好,让他除衣负荆进来。”

“喏。”

....

李世民一从蒙恬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就缠着他带自己和扶苏去看热闹。

说实话,天下列国之中,能作死到韩国这份上的真不多。

当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后,韩国也曾傲视过群雄——

它有着中原最大的宜阳铁矿,以宝剑劲弩闻名诸国,“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7)

然而韩昭侯死后,新任韩王开始沉迷于玩弄权术,满朝乌烟瘴气不说,还屡屡以阴谋陷害邻国:

长平之战的起因,就是韩国先把上党许诺秦国,然后在秦国还没来得及接收之际,转手又把它送给了赵国,而赵国,还真利欲熏心收下了。

后来,韩国又趁着蜀地发生叛乱,不自量力联合魏军攻秦——

这场偷袭,最终以被白起斩首24万全军覆没而结束,韩国偷鸡不成,反助秦国彻底荡平东进之路,只好再次割地求和。

可它还不长记性,偷摸弄出个‘疲秦’的修渠阴谋就罢了,竟然在韩国新君登基后,又自作聪明设局来偷自己这个秦国公子!

蒙恬拗不过两位公子,只得扛着他们快步朝宫门奔去。

韩国新君名叫韩安,年纪看起来跟秦王差不多,气质却有云泥之别,一看,就是长期纵情酒色之人。

他此刻正哭丧着一张脸,任由侍从为自己除去冠服,露出了白皙瘦弱的上身,然后,侍从开始一根根地往他后背绑荆条。

扶苏马上伸手捂住眼睛,

“噫,好丑丑!”

李世民努力憋住笑,朝站在韩王身后的韩非挥手喊道,

“师兄!”

还没等韩非看过来,扶苏就一把捂住他的眼睛,

“憋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