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还不等他叩首告罪,秦始皇一声令下,立刻就有侍卫快步进殿,准备把他押下去行刑。
在他哭天抢地的求饶声中,一旁的齐儒博士,已经有不少人被吓得纷纷瑟瑟发抖起来——
杀儒生,秦始皇竟想当众杀儒生!
自春秋以来,鲁定公重用孔子,齐宣王礼遇儒者,齐鲁之地,儒者的地位一向超然,何曾有过君王一怒而杀儒生之事?
但其他人都不敢上前来当靶子,淳于越暗暗失望,只得站出来拦住侍卫,愤然劝阻道,
“陛下且慢!当年礼崩乐坏之时,是我儒家圣人降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已任,周游列国劝说君王施行仁政....儒者之于世人,正如明火之于长夜....秦国如今既开科举,打算广揽人才,陛下就不该杀儒生发泄私愤,此举,必会招致天下读书人的不满和....”
“放肆!”秦始皇面沉如水,
“此子品行不端,乃是儒门之耻,他,与儒家圣人的功劳又有何干系?若天下读书人,会因为朕杀了一个儒生,便不问缘由要闹事....那这样的读书人,也并非我大秦朝廷想要的人才!”
淳于越还想再劝,他身后的齐儒周青臣却立刻上前,
“陛下所言极是!陛下身为先王之子、秦国之君,神灵明圣、平定海内、威服四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而这儒者孙挲却仗着陛下的仁慈,公然诽谤陛下的身世,此人死不足惜,还请陛下即刻杀他以正视听,以让天下读书人明忠君之礼!”(1)
秦始皇听着对方这番话,面色才稍稍好看了些,淳于越却伸手指着周青臣怒骂道,
“你这阿谀献媚的奸臣,陛下若是听了你的怂恿,秦国必亡!”
这话一出,满殿登时一静。
其他的齐儒博士飞快对视两眼后,纷纷把头垂得更低了,疯了,淳于越疯了!
张苍垂首,扯出一个嘲讽的笑意。
别以为他不知道,上回,淳于越劝陛下行分封制未遂,便暗中挑唆那些、教导诸位公子的博士,
让他们多给公子们灌输“殷周之王千余岁,皆封子弟,以为储君之枝干,如今陛下欲让太子一人独享秦国,而令列位皆为匹夫”的言论,好怂恿公子们去找陛下闹。(2)
虽然,这事被将闾公子告诉了长公子,而长公子暗地里斥骂了那些博士后,又因为对方的一再哀求,并没有将此事捅到陛下的跟前——
但淳于越这个自诩的忠良之臣,为了恢复儒门荣耀却不折手段,的确不是什么善类。
果然,秦始皇听了对方那句“秦国必亡”,面色一下就冷如寒冰,
“你这是,在诅咒我大秦?”
淳于越也察觉到自己一时失言了。
但他揣度着,现在若是低头认错,又如何还能继续再与皇帝对抗,趁机救下孙挲的性命?
如今,秦国施行了“儒皮法骨”的新法,正是儒家趁机翻身、在朝堂扩大影响力的良机,孙挲若死,儒门尊严何在!
于是,淳于越傲然昂首,看向殿上气压低沉的皇帝,再次开口坚定道,
“关于陛下的身世,坊间早有流言,孙挲提起此事,不过是一时之怨口不择言,陛下可以罚他,但他罪不至死!您若听了周青臣的谄媚之言,当真要诛杀孙挲.....”
秦始皇眸中闪过一抹杀意,语气却更平静了,
“那又如何?”
淳于越转头看了一眼涕泪横流的孙挲,心一横豁出去了,
“自古从无君王诛杀儒者,若陛下执意要如此,那么,天下人必视陛下为昏庸之君,陛下也必将带着秦国走向覆灭.....”
秦始皇重重一击紫檀案桌,脆响声骤然打断了对方的话语,他起身紧紧盯着对方,一字一句道,
“朕的功绩,四海山河日月自会证明,又何须世人来妄自评论?来人,淳于越狂悖乖张,咒我国运,即刻拖去咸阳市口,与孙挲一道行刑!”
淳于越顿时面色大变,但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孙挲就挣扎着大呼道,
“陛下,臣冤枉啊,陛下的身世传言,正是淳于越告诉臣的....”
话音未落,秦始皇不耐地抬袖一挥,侍卫立刻往他嘴里塞了一团破布,将二人一同押出了正殿。
浮丘伯目露担忧,但想到那两人目无君上的荒谬之言,还是没有开口劝阻。
这帮来自八派的儒者,早就被齐国朝堂惯坏了,若再任由他们骄纵下去,恐怕,整个儒门的名声都会毁于一旦。
亲眼见证这一刻,那些被召进殿中的齐儒博士们,双腿一下子就抖得更厉害了。
秦始皇,他....他是真的敢杀儒者啊!
周青臣暗暗庆幸自己头脑清醒,自从来到秦国后,从未参与过他们忤逆谩骂秦始皇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