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409)+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而另一位御史大夫冯劫的缄默,也必不会让陛下满意……

总之,现在只有他李斯勇猛无前,虽千万人,吾为三公之位而往矣!

这时,韩非立刻上前站到他身旁,

“陛下,臣以为李廷尉之言有理!秦行商君之法,不以土地分封王族子弟,列代先君攻伐列国城池之时,必废封君而行郡县,如此,才有了秦国的日益强大。

而山东六国之中,

宗亲与封君封侯者,长期把持朝政,譬如楚国屈景昭三族封地之广,竟远在楚王之上....可如今六国覆灭而秦胜,足以能见,分封弱国而郡县强国!”

孤军奋战的李斯,知道对方说出这话,必是因为他真是这么想的,而不是特意来配合自己的。

但他心中,仍是涌起了些许暖意。

还是自家师兄弟亲呐,我维护太子,韩师兄维护我,我们是相亲相爱的荀门一家人!

一时间,除了陈平张良张苍少数人附和,殿中的反对之言不绝于缕,秦始皇的眸色愈发幽晦起来。

此事他早有决断,任谁来劝,都不会改变推行郡县制的决心。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满朝文武之中,竟有这么多人想在六国故地裂土分侯!

这让君王不得不生出了警惕。世民自小就心软仁善,若往后,这些大臣们在他耳旁一再唠叨分封制的好处,教他该如何友爱兄弟分权给对方.....

秦始皇瞬间做出决定,大秦的朝堂,也该一步步再换些新鲜血脉了。

隗状老了,王绾也糊涂了,那帮关中贵族,也到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了....

谁也别想带坏他的太子!

“我同意!”李世民快步走到殿下,冒着“太子不欲与诸公子分权”的名声危机,用行动表达了对父亲的支持,

“李廷尉和左丞相的话言之有理!自古合力则赢,分力则散,我大秦既然以郡县而兴国,只需再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便可,何须去学周王室覆灭的分封制!”

秦始皇听着孩子果断坚决的话语,心中担忧顿时一扫而空,立刻起身朗声道,

“不错!天下共苦战斗不休,正因周天子分封的侯王而起。如今朕赖宗庙之功,刚平复了他们引来的战乱,又岂会再立诸王复立国?太子与左相廷尉之言极是,此事不必再议!”(1)

扶苏大大松了一口气,他们能立军功的机会,总算是保住了!

随着君王这一锤定音之言出口,众人忙识趣地闭上了嘴巴,殿中,只响起了淳于越痛心疾首的质问,

“陛下富有天下四海,您的子嗣却只能沦为庶民匹夫,他们至多,不过会成为九卿之臣,终究无法辅佐太子,到时秦国若有难,何以相救哉?”(2)

他的话音一落,秦始皇眼中立刻闪过杀意——

我大秦才统一了六国,一切正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着,这齐儒老儿竟敢诅咒大秦“国若有难”?

而李斯的眼中,也飞快掠过了一抹冷意。

九卿之臣怎么了?他费了多少心血和努力,才爬到这九卿廷尉的高位,被对方轻飘飘一句“不过会成为九卿之臣”就批得一文不值了?

呵,齐国来的红眼病!

李世民也蹙起了眉头。

不是,他这太子当得,看起来真的很柔弱不能自理吗?没有兄弟们封王拥兵的辅佐,他就守不住秦国了??

扶苏气得涨红了脸,这下总算找到机会开口了,他立刻对身旁的子高将闾几人低语了几句,牵着他们走上前齐声大呼道,

“阿父,孩儿虽不才,也愿勤学苦练,以文武之功助大秦安邦定国....我们会用心辅佐太子阿弟/阿兄的,未立战功前,我们不需要阿父赐下封地!”

啊啊啊可恶的齐国淳于越,他看不起谁呢!

秦始皇看着孩子们无比认真的神色,又看了一眼淳于越气到快变形的面容,眼中浮起了笑意,意有所指地夸赞道,

“朕虽富有四海,但朕的孩子们,皆是真正的孝悌友爱之人,他们眼中只有家国没有私利,此乃大秦之幸也!”

淳于越的脸一下就白了。

....

七月,右丞相隗状病逝,秦始皇和李世民亲自前往府中吊唁。

正如李斯所料,韩非顺理成章成了大秦新一任的右丞相。

而在炙手可热的左丞相候选人之中,君王径直略过了旁人,以一道诏书拔擢他升任了左丞相。

在穿上质地更柔软轻薄的三公朝服、戴着样式更高耸的獬豸法冠的那一刻,李斯激动得险些泪流满面,忍不住伸手狠狠掐了一把手臂。

然后,笑容一下就凝固在了他的脸上——

遭了,怎么一点也不疼!难道又是在做梦吗?

彼苍者天,何其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