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399)+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这....王上竟不肯再管我们了,还请景公拿个主意啊!”

“是啊景公,秦王贪鄙无厌,得了我楚国朝廷那么多城池土地,竟还对我们手上那点土地也虎视眈眈,接下来大伙该怎么做,请景公速速拿个章法出来!”

景桑踱着步翻来覆去想了片刻,最后,眼中闪过一抹决绝,

“其实,王上之言也未尝没有道理,秦王迫不及待下这道诏令,就是铁了心,想从我们身上剜走一块肉!如今秦为刀俎,我为鱼肉,看来这一趟,我们只能暂且吃下这个哑巴亏,主动进宫求见秦王,许诺分些土地给他.... ”

不然,人家诏书都发出去了,他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秦王,真把楚国宗室的土地,全当成他自己的土地吧?

众人立刻不满地抱怨起来,他不耐烦地抬袖一挥手,

“我景氏土地最多,就算秦王肯答应,只要我们一成的土地,到时吃亏最多的也是我的族人,你们急什么?而且,我说了,这趟只是暂且吃亏....”

马上就有人追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景桑冷笑起来,

“秦王自以为机关算尽,却忘了一件事——除去已被斩草除根的燕国宗室,秦灭列国时,曾许诺不会没收宗室财物土地,如今他开了这个打劫我楚国宗室的头....换成你们是赵魏韩齐四国宗室,难道,真能做到冷眼旁观,而不会生出物伤其类之心吗?”

“景公的意思,要暗中联手四国宗室生些事端吗?可这样一来,秦王若是知晓了,我们该不会也要被斩草除根吧?”有人瑟瑟开口道。

反正他们的钱财珠宝已经够多了,比起土地,还是全族的性命更重要些....吧?

景桑转头看向对方,胸有成竹道,

“不,我们只消派些人手,去提醒四国宗室:秦王此诏,未必只针对我楚人,他们,也该送些土地给秦国了。”

到时,总有人会坐不住的,就让他们先去探探路吧!

...

蒙家院子里,借着探望荀子的机会又溜来的李世民,正用沾了水的手,搓着木板上反贴的轻薄纸印刷样稿,神色兴奋道,

“等刻好字,我们就能把这惊喜送给阿父了!”

八岁的蒙嗣音也没闲着,她坐在石桌上,取过一块枣木板开始蘸墨,准备写下一份样稿,

“是啊,等陛下拿到我们做的这些雕版,他一定会很高兴的,到时,朝廷就能用这个法子印刷文书律令了。”

别看这切割成小小一块的木板,看起来丝毫不起眼,能制作到这一步,不知耗费了他们多少心血。

从挑选枣木梨木,到切割、浸泡、涂油、抛光....每一步都是两个孩子亲力亲为参与配合着完成的。

等李世民搓掉那些无用的空白纸张部分,木板上只剩下反面的字迹时,他便让人取来一把锋锐的刻刀,开始把那些字迹认真地刻印出来。

在白纸上写样稿和在木板上刻字都不是轻松活计,一不小心弄错一个字,整块木板就只能全报废了,所以接下来,两人都默契地没有再开口交谈。

院中树荫间呱噪的蝉鸣声里,一种令人无比安心的宁静氛围却若有似无地萦绕着他们,谁也不会觉得,这样的沉默是一种尴尬。

等李世民刻刀如飞地刻好手中的木板时,蒙嗣音也恰好收了最后一个字的末笔,两人不约而同抬头看向对方,正好目光相接,不由相视一笑。

李世民马上走过来,把手中的木板献宝一样递给她,

“观音婢你快看,你的字刻在木板上也很好看!”

蒙嗣音笑着接过木板,顺手把手中的样稿放在石桌上,满眼欣赏地看着木板上的刻字,

“其实我的力气还不够,写这些秦隶时,为了追求十成的整齐,笔力难免有些虚浮,但这些字经过你的手一刻,马上就多了几分俊逸矫健....是二郎手巧,才把它们刻得如此好看的!”

李世民立刻骄傲挺了挺背脊,笑得神采飞扬,

“观音婢说得没错,这是我们同心协力的成果!”

看着这旁若无人的两个孩子,在一旁帮忙晾晒木板、半天都插不进半句话的蒙夫人,一时又是好笑,又是高兴不已。

太子和阿音的这份熟稔默契,恐怕连自己和蒙恬都做不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俩孩子上辈子就做过夫妻呢,真是有缘啊——

虽然她不太明白,太子为何非要给女儿起个“观音婢”的小名。

一开始她坚决反对过,自家女儿怎么能被称作婢女呢,但当她听了太子的解释,知道“观音是住在南海之巅的一位救世神明”后,立刻欣然接受了女儿的新小名。

神明座下的婢女,不就是大巫们口中的九天仙女吗?女儿叫这个小名,必能得到神明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