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353)+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服从秦国和背叛秦国,将会得到天差地别的待遇!

哪知他的话音落下后,却看到秦王脸上的笑容一点点收了起来,不由一个激灵,

“阿父,你怎么不高兴了呀?”

秦王垂眸看着这个从小就让他欢喜让他忧的孩子,深吸一口气,再深吸一口气,慢慢开口道,

“你是说,你利用太子职权,威胁王翦他们当你的帮手,瞒着寡人就已经悄悄把燕国....给灭了?”

高兴吗?

他当然非常高兴!

这样一来,朝廷不知省下了多少粮草人力。

但凡换个旁的将领,他简直要夸对方一声天才大将,一定会破格重赏对方!

可这么大的事,孩子瞒着他就偷偷做了决策、又偷偷再次上了战场、还偷偷把燕国给灭了....而他这个秦王,竟然毫不知情!

此刻的秦王,与其说是生气,还不如说是担忧。

敢问,他生的到底是个什么胆子比天还大的娃娃?!

这一刻,自豪骄傲和无奈烦恼夹杂着涌上心头,年轻的君王竟不知他到底该罚孩子,还是该赏孩子。

原本笑得像朵灿烂花儿的李世民,听了这话,心开始一点一点沉下来。

他试探着反问道,

“对啊,阿父...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秦王盯着他,没说话。

没错,方才孩子兴高采烈说要告诉他一个“大惊喜”,不正是他主动回答“王翦他们已经写信告诉寡人了”吗?

但是,理智告诉他,这笔账不该这么算。

他目光幽邃注视着孩子这张肖似自己、却无比天真可爱的脸庞,声音带着严肃,

“不,此事,寡人是刚从你的嘴里知晓的,如此军国大事,你敢这般先斩后奏行事,就当真不怕寡人生气吗?”

李世民知道自己刚才误会了,秦王方才不是原谅他了,而是压根就不知情。

可明明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当父亲真的这么严肃对他时,孩子心里还是有些委屈酸涩,明明刚刚才重逢啊……他眼里氲起了点点雾气,

“孩儿不是故意想惹阿父生气的...当时燕军大败,燕王被俘,正是燕国人心惶惶之时,战机稍纵即逝,若是写信让阿父再派遣兵马前去,已经来不及了....可孩儿知道,阿父绝不会同意调动边关将士前去伐燕....但孩儿自信,只需调走两万骑兵就能灭掉燕国,所以就利用储君身份,威逼王翦他们调兵擅自行动了....对不起,请阿父责罚!”

说着,一颗晶莹的泪水从他浓密的睫毛上滚落下来,顺着脸颊一路滴到了秦王的衣襟上。

也顺着这衣襟,滴到了秦王的心里。

君王轻叹一声,立马取帕为他拭泪,

“都快长成大孩子了,还动不动就哭,你哭什么?又说什么对不起?寡人问你这话,又不是真的生气...

我只是担心,你再这般恣意胆大下去,往后,我该如何才能管得住你。”

孩子都是债,想想就愁人呐。

李世民听着父亲这宽容而温暖的话语,泪水再也忍不住簌簌滚落个不停,

“阿父,你这么快就原谅孩儿了吗?呜呜我的阿父果然是最好的!孩儿下回再也不自作主张了,我一定会事事都先征求你的意见,就算你不同意,我也会正大光明地坚持原则,绝不会再偷偷逃跑,也不会再先斩后奏了....”

听着孩子这话,秦王已经到了嘴边的劝解之言,又立刻咽了下去,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追上来的蒙恬,鼻观口口观心默默站在一旁。

好消息:太子答应以后再也不会偷跑,也不会再先斩后奏了。

坏消息:太子承诺,以后会正大光明地跟王上对着干了!

这些随便拎出一件都足以彻底激怒君王的大事,也就太子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王上的底线边缘蹦跶,还蹦跶得可欢快了....

...

秦王温声细语哄好了孩子,抱着他回到了马车上,又亲自下车迎了王翦进城。

在听完蒙恬的汇报后,他当场下了另一道口谕:

太子带王翦几人以数万秦军灭了燕国,为让民众与国同庆,特赐国中每户两斤肉,一斛酒。

一时间,“王上仁慈”“太子威武”“大秦万年”的欢呼声如涨潮般次第响起。

大部分百姓对灭了燕国一事,其实并没什么直观的感受,他们摩肩接踵跑来看热闹,只是想一睹君王和太子的风采,再顺道悄悄对那些官员评头论足长长见识。

但两斤肉一斛酒这种实惠的恩德,却足以让他们露出真心的笑容,溢满真挚的感动,自发地激动地欢呼呐喊着。

而百官们高兴的,自然是“秦国又灭了一国”这件天大的喜事。

也是在这一刻,他们才意识到自家太子究竟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