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325)+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诊脉之学是何等的高深,像他们这样东一点西一点囫囵自学了些医术的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一知半解。

李世民忙把他扶起来,

“老医士不必自责,快快请起!”

他实在没想到,离了王宫后的就医更是如此艰难,在这个医术严重匮乏的时代,连把脉这样的事情,都只有夏无且那种师从扁鹊门人的行家能做到精准无误。

看来,等这一仗打完,得尽快说服南星子,把弘扬医道一事搞定。

他思考一瞬后,先让人再去寻几个精通诊脉的医士,又朝士卒吩咐道,

“去把署衙的人分批召集过来,我有事情要问!”

...

“李牧竟是中了毒?”杨端和不由勃然大怒,

“此事,必是燕国和那帮戎狄所为,待我上了战场,必不轻饶他们!”

蒙恬却想得更仔细几分,忙问李世民是怎么发现的,又提议,立刻彻查署衙里的随从侍卫。

李世民快速把缘由说了一下,然后解释道,

“城中一位精通诊脉的医士,诊出李将军确有中毒的脉象,而且,当日有士卒在角落发现了踩烂的红色野果...我方才已经让人查过了,署衙的人都没有问题,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杨端和是个急性子,立刻目光炯炯地急着追问。

李世民转身拿来一幅画像,

“上个月,有一支上千人的戎狄队伍,突然向东侵扰边民,李牧率军赶跑他们后,救下了一个家人全丧命在了胡刀下的牧民孩子,这是方才,我根据他们的描述画出来的....”

这时代,将领行军时,顺手救下几个无家可归的平民孩子,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人救回来后,通常会被派去做点轻省的活计,或者是被收作随从或义子,不管怎么说,总能让他们混口饭吃,顺利活到成年。

而据署衙的人说,李牧救回来这孩子十分机灵,很快就得到了对方的器重,还把他留在身边亲自教导。

画像中的孩子,约摸十一二岁的模样,相貌颇为端正。

杨端和接来看了一眼,立刻蹙起

眉头,

“这孩子的长相...哎我说啊,李牧该不会是,救了个胡人的狼崽子回来吧?”

云中一带紧邻草原,本就有不少胡人原住民。

但经过这么多年和中原人的通婚融合,他们的后裔已经渐渐摆脱了胡人长相,呈现出一种处于“胡人和中原人之间”的相貌特征。

蒙恬看完也面色凝重点头,

“这孩子的眉眼,确实与胡人太过肖似。”

李世民摇头,

“我画完也是这么认为的,可署衙的人说,他们赶去时,那孩子的家人已经被胡人砍死了,而他们穿的确实是中原服饰,核实了户籍,也对得上....

那个躲过一劫的孩子,说的也是中原话...而且,他们说这边有少部分边民,确实依然延续了戎狄的相貌,并不能以此为依据,认为那孩子是胡人。”

蒙恬脑中灵光一闪,立刻抓住了一个关键之处,

“可是,如果那孩子真没问题,太子又为何要把他的画像拿给我们看?”

杨端和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是啊,太子是从不说废话的人,您既然有此一举,可见那胡...那小子定有问题!”

李世民目光寒锐地,盯着画像上那双令人印象深刻的鹰隼般的眼睛,点头道,

“不错,也许他确实不是胡人,但我怀疑,李牧中毒一事与他脱不了干系!”

他刚才是分批盘问署衙众人的,好让他们没有时间串供,但众口一词的是——

十多天前,那孩子突然失踪了,而就在他失踪的当晚李牧就病倒了,浑身无力高热不退。

所有人都认为,李牧是担心那孩子导致忧思过度,才猝然生了这么一场病。

蒙恬听完,骤时瞳孔一缩,

“那个孩子一失踪,李将军就正好病倒了,没过几日,燕国就勾结草原骑兵前来袭击我大秦边关....太子说得对,此事必有蹊跷!”

杨端和又急又怒,

“既然这事是燕国和戎狄搞的鬼,他们手上必有解药,不如我今夜就带人夜袭敌营,先把姬喜和那月氏主将抓来....”

“万万不可!”李世民立刻出声制止他的冲动念头,

“对方能想出这么一个迂回歹毒的计策,背后必有高人指导,你带人前去袭营,焉知不会正好落入敌军的圈套?杨端和,我阿父派你前来,是让你振作秦军士气的,无论发生任何事情,你这个新的主将都必须稳如磐石,绝不能自乱阵脚!”

这一刻,他早已褪去婴儿肥的英挺面容上布满了威严,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得让人不敢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