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28)+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

吕不韦不禁猝然失色,

“这可如何使得!”

老者却抬手指了指面前的人群,慢悠悠道,

“再请吕相派人将剩下的九千钱,分发给这些只穿了单衣薄裳的咸阳庶民,也算是老夫向吕相请罪了。”

人群里的庶民再次哗啦激动起来,那可是九千钱呐,这老人家,竟肯把九千钱白白送给他们?

不少人马上感恩戴德地向老者行起了礼。

吕不韦猜测对方是想借机博取名声,脸色渐渐不好看起来。

自己还没借这老匹夫博来贤名,他倒想先用自己博仁名了?简直荒谬!

他故意不再去问老者的名字,只一再劝他要三思而行。

李世民却心中一震,两眼亮晶晶地看着老者,此人不但才学胆识过人,还有体恤贫民的仁善之心。

秦国正值大肆用人之际,岂能让这样的大才继续埋没于乡野之间?

想到这里,他有了一个主意。

吕不韦见老者执拗,怎么也劝不了他改主意,只得派人去取钱。

但他不愿让对方踩着自己获得更多好名声,便让人取来了刚好价值一千黄金的一万钱,留出一千钱给老者后,就让私兵把剩下的发给了穿着单薄的穷人。

一场热闹就这么结束了,人群开始或喜或忧地往四处散去,老者向吕不韦拱手告辞后,也拿着那一千钱慢慢转身离去。

吕不韦这下也不装了,对着老者的背影重重冷哼一声,吩咐人立刻把城门上的《吕氏春秋》取下来。

门客急忙使着眼色上前,试探道,

“相国,要不要...”

要不要派人跟上去,把那不知死活的老东西悄悄杀掉。

反正一出了秦国,到处都是劫道的山匪,谁会猜到是他们杀的?

李世民见吕不韦皱着眉头在思考,急忙大声喊道,

“相国,相国,我从没见过比你说话还算话的人!你说给那人一千金,就真给了一千金,我也想挑书里的错误!”

吕不韦这才注意到李世民也在这里,急忙上前接过他,

“二公子,你不是去雍城了吗?怎么还在此处玩耍?”

蒙恬忙解释了一番,吕不韦伸手点了点李世民的鼻子,

“你呀,你这贪玩的小家伙!”

李世民笑嘻嘻揪住他的衣裳,再次夸道,

“相国说话真算话!你现在还要悬赏挑错吗?我也想挑出个错,好给我阿父挣一千金回去!”

吕不韦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心中郁气顿觉一扫而空。

连个神童都知道他吕不韦一诺千金,世人又岂能不对他今日的诚信豁达争相颂之?

他扭头给门客丢了个眼色——不必了。

一个籍籍无名的老朽之辈,哪抢得走他的名声?杀之何用?杀之无用!

第12章

李世民察觉到吕不韦杀心已退,下意识就往老者离开的方向望去。

前方的老者若有所感,正好在此时转头过来,一老一小遥遥相望。

老者对李世民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在表达某种无声的感谢,很快又拿起竹杖转身朝前方走去。

李世民看着对方饱经岁月风霜的背影,心头突然涌起了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冲动——

他该问问对方姓甚名谁的!

他匆匆告别吕不韦、吩咐蒙恬立刻启程,原是想追上那老者的,哪知对方的身影早已混入人群,再也无法分辨出来。

李世民望着车窗外怅然若失,只盼还能再与他重逢吧。

...

蒙恬一路精准算计好时间,总算在天黑前在一个较大的驿馆下榻了。

秦国驿馆又称作“传舍”,除了传递信件,还供远行的官吏士卒食宿——

只不过他们得按爵位身份自备粮食,由驿馆负责为他们烹制。

说是大驿馆,其实也只有十多间屋舍,驿馆小吏带卫卒们抱了些干草进院,按十多人一间分配好了下等房——

床自然是没有的,把干草把地上一铺、身上一盖,就算有被褥了。

当然,李世民这样的贵人住的是上等房,屋里不但有床,还有洗干净的被褥。

晚膳时分,驿馆舍人赔着笑脸多送来了几盏灯,李世民吃着还算可口的蛋羹和羊奶,盯着卫卒们大口吞咽的菽豆杂麦饭暗暗出神——

蒙恬说,有一支墨家入秦后就一直留了下来,如今不少弟子都在少府工坊做事。

有他们在,想来大批量制作石磨绝非难事。等回了咸阳,他一定要想办法让秦王同意推广石磨。

就这么日行夜停地走了三天,车队终于来到了雍城,蒙恬暗暗松了一口气,小公子远比他想象的更坚强,一路走来他不但没喊过苦和累,甚至都压根没哭闹过一回。

真是个乖巧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