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25)+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他们早就听闻了两位小公子的调皮之名,却没想到,二公子如此言辞伶俐聪慧过人。

秦王眼中也泛起笑意,轻轻敲了敲他的小脑袋,

“小糊涂虫!蒙氏乃将门之家,他兄弟二人三岁就跟着蒙骜习武,要说打架可都是好手。”

蒙恬忙敛容躬身解释,

“王上所言极是,不过阿弟自幼就喜爱读书,想来是得了些书简的熏染。”

啊?李世民都顾不上秦王又敲他的事了,不敢置信地再次打量起蒙毅。

将门世家也有子弟不爱习武的,他见过的习武将才也称得上多不胜数,却还是第一回,见到蒙毅这种温文俊雅的习武之人。

他边打量边嘟囔,

“不像,真不像,很像个书生...”

蒙毅也微微笑着看他,目光温和。

秦王觉得他这话说得好玩,轻笑了一声,

“你还知晓怎么分辨书生和将军不成?”

李世民苦恼地抓了一把头发,

“我本来是知晓的。”

但他现在有点不确定了,也许,是秦王和蒙恬在诳他?

秦王伸出一手替他把抓乱的头发弄好,

“你本来是知晓的?不知情的,还以为你生来就有记忆...”

李世民马上抿嘴看向他,不说话了。

我不止生来就有记忆,还知道自己前世是皇帝呢。

秦王见状,却以为他终于生出几分离别愁绪了,不由轻轻摸着他的头,

“如果你不想去了,今日不去了就是,宫中已经全部盘查过了,又有蒙恬贴身保护你,现在很安全。”

李世民忙回过神来摆手,

“不了不了我还是很害怕,我要去的!”

说着,他就催秦王快点让他们出发。

秦王不但让蒙恬随身保护他,还从咸阳抽调了两百卫卒随行。

宫门前,芈夫人看着宫人把她准备好的七八个箱笼陆续搬上马车,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紧紧抱着李世民不舍得松手。

倒是秦王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扶苏,看起来毫无半分离愁,还在一旁兴奋拍手喊着“走走,走啦”。

李世民见他这么乐观,不由彻底放下心来,探身抓着扶苏的小手陪他玩了起来。

等蒙恬来禀一切已准备妥当,秦王看了看天色,淡声提醒芈夫人,

“让世民早些出门吧。”

芈夫人这才啜泣着把李世民交到蒙恬手中。

蒙恬抱着他往马车走去,李世民急忙扭头朝秦王他们挥挥手,

“阿父,阿母,阿兄,你们快回去吧,等我到了雍城就给你们写信哦!”

扶苏高高兴兴站在秦王的身上蹦跶着,还学着李世民的样子对他挥手说话,

“回回,窝,北泥新新哦,新新哦!”

芈夫人看着他这兴高采烈的模样,边取帕揩泪,边小声问常嬷,

“奇怪,扶苏往日回回都要赶世民的路,这回他怎么一点也不伤心...”

秦王垂眸去看扶苏,其实他也有这个疑问。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答案了。

当卫卒护送着李世民的车队离开宫门时,半天也没等到人来抱他上马车的扶苏,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拼命蹬着腿想挣脱秦王的怀抱,奋力朝队伍伸出小手歇斯底里哭喊着,

“阿嘀嘀嘀,登登窝啊,窝走走,走走!”

这一刻,他小小的脑袋瓜里只剩下一个惊慌念头:明明我也要跟阿弟一起走的,他们怎么把我一个人丢下了呜呜呜!

第11章

这还是李世民第一回见到咸阳宫外的风景。

透过车窗望去,咸阳城遍地是黄土街道、黄泥矮屋...鲜少看到堆砖彻石的高门大户。

而这些透着贫寒朴素的街道,全都非常干净,连烧完柴木的灰烬都看不到。

历朝历代都有禁止乱丢弃秽物的律令惩罚,但能像秦人这样一板一眼做到的,实在是罕见。

可在李世民看来,商鞅之法在以严刑“止小恶,扼大恶”,在保证秦国百姓日渐温驯易管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用酷法压垮秦人原本刚硬的骨头、压灭秦人原本野性的志气?

从秦非子得到周孝王赐秦邑封地算起,秦国是一个足足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可等到它濒临覆灭的时候,却没有一支起义军是以“勤王”或“复秦”为目的。

威震天下的始皇帝死了,大秦也在胡亥手中亡了,可不管是外来的客卿、本土的贵族,还是世代生活在关中的秦国士卒黔首,他们都像商鞅之法所期待的那样,温驯地向另一个强者屈服了。

如果秦始皇早知道是这样一个结局,还会坚持用战时百试百灵的法家之道,来治理统一后的庞大秦国吗?

李世民不知道答案,但他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世人皆称始皇帝好大喜功,可在他看来,对方迫不及待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恐怕跟自己东征高句丽一样,都有一个不得不为之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