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231)+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到了这时,韩王和满朝文武才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一回,秦国是要来真的了!

韩王顿时被吓得六神无主,索性在宫中举行了一场又一场的宴会,想借着乐舞美酒的麻痹,跟他重视的大臣们商议出一个退秦军的法子。

显而易见,对他们这些热衷于玩弄权术的韩国君臣来说,

主战?当然是绝不可能主战的!

他们平时,虽喜欢在背后鬼鬼祟祟对秦国使坏,却又不敢真的跟秦军正面对上,因为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以韩国如今的实力去硬刚秦军,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可对于“到底该走哪条路子求和”这个关键问题,韩国君臣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一些人认为叶腾是先王之子,跟韩王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关系。

当初,对方之所以愤而投秦,想来,定是被韩王降职为假守的缘故。

如果现在由韩王亲自出面,去见叶腾几趟,再赐封对方为韩国相国,必能成功说服叶腾,带着秦军反戈相向。

如此,韩国不但能解除眼前的危机,还能收复善战的叶腾为己所用。

可是,反对这个观点的那些人却认为:

即便韩国能成功把叶腾策反,也是没个鬼用的,因为,失去他这个将领、和他手中的十万兵力的秦国,实力依然强大得可怕。

而这个饮鸩止渴的做法,虽然能暂时缓解韩国眼前危机,却一定会引来秦国更疯狂的报复。

当务之急,该让韩王立刻赶往秦国请罪,只有从根源上打消秦王攻韩的念头,韩国才能真正安全。

然而,韩王却坚决不同意这个意见。

秦国突然发兵攻韩,派的主将还是他韩国的叛臣叶腾,他正委屈憋着一肚子火气呢,哪愿意跑去秦国伏低做小?

上回除衣负荆请罪,已经让他丢够颜面了!

还有一些人提出应该找列国求助,集六国之力反抗暴秦。

这个主意总算是没人反对了,然而等他们商量了一圈:

赵国正被李牧王翦打得自顾不暇,魏国刚给秦国献了地,燕国把太子都搭进去了,齐国整日宣称有秦国当靠山,楚国正在内战....

放眼当今天下,竟无一国能对韩国伸出援手!

合计来合计去,最后,韩国君臣只能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派人前去联络秦相韩非,让对方看在昔日情谊的份上,力劝秦王退兵。

而作为回报,韩王承诺会恢复韩非的宗室身份。

并且,会把他母亲的牌位放进宗庙供奉。

...

“恢复我韩国宗室身份,让我母亲进宗庙?”

韩非看完手中的信,神情淡然,抬眸看向眼前已经长高许多的少年,

“子房,你认为,时至今日,我还在意这些吗?”

秦国君臣努力了这么久,韩国终于要被灭了。

等韩国一灭,他母亲的牌位自然能回来,何须韩王惺惺作态施舍?

张良闻言暗叹一声,韩王实在荒唐!

虽然,这几年来李世民写给他的信中,从未再提过“秦国要灭六国”一事,可他一直把此事记在了心头。

张良认为,山东六国已是强弩之末,纵便联手合作,也很难抵抗秦军的铁甲坚兵。

可无论如何,深受国恩遗泽的他,也愿全力以赴去助韩国未雨绸缪,就算,只能让母国多拖延些时日,他也问心无愧了。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曾多少次上书求见韩王,奉劝他轻徭薄赋爱惜民生、奉劝他远离奸佞多近忠良、奉劝他修复与王叔韩王的关系、奉劝他与紧邻魏赵两国结盟抗秦....

韩国有整整三四年自救图强的光阴啊,可是,韩王不信他!

在对方看来,天下七雄局势已经延续多年,是列国心照不宣的稳局。

秦国,怎么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开启灭国之战呢?

得不到君王的支持,无官无爵的张良能做的实在微乎其微,他只能无能为力地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而现在,这一天真的到来了。

这下韩王终于慌了,那帮大臣也慌了,软弱无能的他们终于想起了他,把他推出来赴秦找韩非求助,还美其名曰“你上回去咸阳见过韩非,他一定会听你劝”....

韩国若亡,韩王真该以死谢罪啊!

张良满心悲凉,却只能强行镇定开口道,

“王叔身上流着我韩国王族的血,又是世人皆知的大孝子....良以为,您心底,仍是在意这两件事的。”

这话,其实连他自己也不信。

他搞不懂,到了现在这个境地,韩王和那帮大臣,凭什么还会理直气壮地认为,被他们伤透了心、折损了尊严的韩非,愿意帮韩国度过灭国危机?

果然,韩非慢慢放下韩王写来的信,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