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203)+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秦王目光幽邃看着孩子的背影,不由幽幽叹一口气。

世民倔,扶苏也倔。

虽然两个孩子倔的方向不同,但他这君父,有时当得也颇心累。

他不得不怀疑,那种乖乖巧巧任由父母安排的孩童,在这世间,真的存在吗?

君王收回目光,看着安静举头望明月的李世民。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或是今夜银辉太朦胧的缘故,这一刻他竟从孩子的脸上,看到了一种深情落寞的思念神色。

秦王不由开口问道,

“世民,你在想什么?”

话一出口,他立刻意识到是自己看错了。

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哪会对着月亮想什么事情,想到了那般深情思念的地步?

年轻的君王当然不知道,眼前的孩子还保留着前世的记忆——

李世民前一世,曾在许多个光辉洒满大地的仲秋之夜,陪着挚爱的家人赏月,陪着长安的百官赏月,陪着大唐的子民赏月。

来到秦国就快五年了,在这样一个月夜,他真的很怀念那些故人,也很挂念他的大唐和子民...

他迅速调整好心绪,转头朝父亲一笑,

“孩儿在想,这样一个月圆丰收的良辰美景日,阿父何不下诏,让百官休沐共赏此月呢?”

在商鞅严法细则的约束之下,秦吏如同永不疲倦的马车,一言一行都谨遵轨道而行,不敢越过严肃认真的雷池半步。

据他所见,除了每年的春秋祭祀、秦军大胜凯旋的庆贺日以及沐日,秦国官吏拥有的假期实在少得可怜。

李世民是想趁机试探一下,父亲对改革休沐假期的态度。

然而秦王听完,却淡淡道,

“哦,寡人收回那句话,我什么也没问。”

宵衣旰食勤于政务的他,根本就无法理解“专门给官吏放个假赏月”这种无稽之谈。

李世民据理力争,

“阿父,只是多出一天假期而已!但这一天,可以让所有官吏放松紧绷的心弦,可以让他们跟家人好好吃饭赏月,有时候,足够的休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大秦圆月多的是,他们想放松紧绷的心弦,大可把桌椅挪到院中来,每逢吃饭就捧碗望月,何须多出一日假期?”秦王弯腰把孩子抱起来,打断了他的话头。

李世民哭笑不得,吃饭的时候也要捧碗望月?那可真是时间管理高手啊!

他立刻识趣地转换了话题,没再继续纠缠此事。

很快,宫人小心翼翼抱着一把七弦琴置于桌上,扶苏兴冲冲举着小木剑跑来,迫不及待给阿弟先演示了几招。

李世民从父亲怀中跳下来,满眼羡慕地看着扶苏舞剑。

他真不知道,自己这伤到底还要养到何时!

柔和的月光下,容止俊逸的秦王坐于琴前,手指微抚细弦试音,一阵行云流水的琴音顷刻间汩汩而出。

然后,琴音倏地一变,秦王旁若无人拨弦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一日不见,如三月兮!”(1)

君王一身月华风采,歌声低沉如吟如唱,琴声婉转余音绕庭,扶苏舞剑憨态可掬....

李世民一时看得沉醉了,也听得沉醉了——

看来,正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所言,秦王最喜欢的乐曲,并不是击瓮叩鼓的端正雅乐,而是被儒家法家皆斥为“靡靡之音,乱世淫音”的郑卫民间小乐。(2)

当然了,置身于这个时空的李世民,平日并没有见过秦王听这些郑卫桑间濮上的乐曲,究其缘由,恐怕是韩非如今赴秦为相的缘故。

韩非曾在《十过》一书中痛斥此为亡国之音,想来,秦王是顾及对方的心情,或是顾及自己的形象,才生生憋了那么久吧

但话又说回来,这种曲调真的很好听啊,难怪韩文侯曾说“寡人一听雅正之乐就想睡觉,一听郑卫之音就不知疲倦”!(3)

一曲终了,李世民高兴地拍手喝彩,问父亲能不能再弹一曲。

秦王想了想,把方才那首郑风又拨抚了一遍,含笑问他,

“喜欢听吗?”

这么喜欢这首?李世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狡黠看向父亲,

“孩儿很喜欢,阿父弹得很好听!可是我听老师说,这首诗,讲的是桑间男女谈情相会的故事。阿父这么喜欢它,是因为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爱情吗?”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在这个比后世更重视“礼”的时代,谁会相信一身冷淡威严气息、后宫从未传出宠妃记载的秦王,私下竟会喜欢这种被视作“难登大雅之堂”的郑卫之乐,还满怀兴致地亲自抚琴吟唱呢?

他心底,不会真藏了这么一份绮丽迤逦的情思吧?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