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重新洗漱更衣回到殿内后,他命人取来笔墨,凝神聚思回忆着那位张真人的长相,亲自画了一幅对方的画像。
接着,他又给燕国太子丹写了一封书信,请对方在燕国境内追缉此人,若能将他的首级送来咸阳,必有重谢。
胆敢拖延自己为孩子祈福避灾的时机,真该死!
...
李世民这一觉睡得极香,醒来时,扶苏早就跑出去玩了。
一睁开眼,昨晚的记忆就蜂拥着纷至沓来,他猛地一下坐起了身——
完了,秦王今早一定会传召张苍,自己根本就没时间跟对方对口风!
张苍确实说过“魏王服用的丹药是用童便做的”这种话,可他大概并不知道,那些丹药里还有别的什么东西。
等秦王找他一问,自己昨晚的托辞不就要露馅了?到时,又该怎么解释自己知道丹药配方一事?
李世民急匆匆穿好衣裳,早膳都没顾得上吃就冲出去了。
好在,他赶来时早朝刚散,井然有序的人群中,他看到韩非李斯二人正交谈着走来。
李世民忙跑上来甜甜喊了声“师兄”,
“你们看到张师兄了吗?”
李斯笑眯眯俯身想抱他起来,
“回太子,王上留张苍在殿中问话,他还没出来呢。”
韩非正想问李世民找对方有何事,就见小家伙急匆匆拒绝了李斯直奔正殿,不由疑惑道,
“太子行事向来有分寸,不知今日,为何如此着急?”
李斯直起身来,看着那道小小的身影,若有所思道,
“他好像很担心,张苍会在王上面前说错话...确实有些反常。”
韩非讶然看了一眼李斯,
“此话怎讲?”
李斯骤觉失言,立刻岔开了话题,
“嗨呀,不过是我的胡乱猜测罢了,其实太子心性开朗活泼,又一向喜欢找张苍玩,今日这般更像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急着想跟他分享而已...”
韩非见对方话头转给如此之快,颇有深意看了他一眼,
“李师弟谨小慎微,还是一点没变呐。”
李斯呵呵笑着做出手势,
“恩师他老人家一点没变,愚弟自然也不敢改变分毫,韩师兄,请!”
韩非率先抬步继续朝前走去,意有所指喟叹道,
“可变化才是世间常理,连王上与太子都在变,我与师弟也该与时俱变啊...”
李斯眸光一闪,立刻附和道,
“王上英明而君威日重,太子也是列国间最出色的储君,我与师兄确实也该提升自我,跟上王上和太子的步伐啊!”
韩非见他言语间仍不肯站队表态,暗叹,此人心思还是一如既往的深啊。
今日早朝上,他借着昨日陈平进宫的东风,提出了增设学室的建议。
并提议改革考核机制,让国中所有人家的子弟都可报名考核,最后再根据成绩择优录取,却遭到了以关中贵族为主的大臣群体激烈反对。
他们认为,让那些目不识丁的草食庶民子弟,也有资格进学室读书,乃是对大秦官员和朝廷的莫大羞辱。
到时世人只会以为,秦国人才凋敝、官吏教子无方,才让朝廷不得不从那些粗鄙之人中选拔吏史人才。
甚至,还有白发宗室老臣以撞柱相逼,说朝廷如果要增设学室,应当把机会留给官吏子弟和宗室众人。
原来有两分意动的秦王只得作罢,表态暂不议此事——
可身为局中人,韩非太明白韩国是怎么垮掉、而秦国又是怎么强大的了。
若是任由权贵子弟,世世代代垄断朝堂官爵,那么,他们毫无竞争的压力,又何来动力想为朝廷呕心沥血?
既然像陈平那般一穷二白的庶民子弟,也能凭借坚强不息的毅力学有所成,为何不能把这些人才,选拔到朝堂中来,让他们向上攀爬的勤奋和忠诚,反过来驱策那些权贵子弟奋发图强?
韩非深知,纵便秦国能如愿剿灭六国、夺得天下,也很难得到失去故国的六国民众之心。
除非他们发现成为秦人后,会得到更多诱人的利益:比如,子孙后代只要勤学好读,就有机会为官做吏,一跃而改变整个家族的贫困命运。
所以,他想在秦王剿灭六国前,先为秦国埋下一粒变革的种子,让六国所有人都看到这线亘古未有的曙光。
但此事太过石破惊天,又会触及朝中所有官吏的既得利益,秦王必会慎之又慎,绝不会贸然答应。
所以,韩非想尽力拉拢保持中立的王翦蒙武李斯等人。
可现在他见李斯这副作态,知道对方是故意想避开这话题的,一时也只得作罢。
...
李世
民气喘吁吁跑进殿来,“哎呦”一声捂住了咕咕直叫的小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