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165)+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郭开眼中精光一闪,笑眯眯上前一步,

“先王临终前一再遗嘱臣,说李牧是我赵国的社稷之臣,就算赵王能换,李牧这赵国第一大将,也绝不能换啊...”

赵王怒气冲冲砸下一个玉杯,霎时摔得四分五裂,

“先王早就老迈昏聩了,相国正值盛年,难道也老迈昏聩了不成?”

碎片是朝左边砸的,并未伤及站在中间的郭开分毫,他却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悲声大呼道,

“臣是为王上而生,亦为王上而死的,纵便臣老迈昏聩到了连亲子也不认识的那日,也仍会记得王上啊!”

赵王大喜,急忙走下来扶起他,

“寡人方才太过激动了,还请相国勿怪!但这李牧着实太可恨,他仗着是先王的旧臣,又有些军功在身,便百般不把寡人看在眼里,寡人确实不想再让他掌军了...”

此次扈辄大败身死,邯郸人人皆称李牧才是赵国基石,甚至,还有刁民敢嘲讽他眼盲心盲,错把鱼目当珍珠...

他命人抓了几个刁民来斩首以儆效尤,早就下定决心,绝不会再给李牧扬名立威的机会了!

郭开追问道,

“王上此番,果真不想让李牧上战场吗?”

赵王松开他的手,傲然而立,

“寡人乃当世雄主,就算不用他李牧,又何愁没有四方名将为我赵国效力?齐将颜聚刚刚才来投靠我大赵,国中又有宗室赵怱能兵善战,寡人若让他二人一起反攻秦军,还比不上区区一个李牧吗?”

郭开不由垂眼偷笑,不枉他天天在王上面前夸赞这两人,看吧,一到要用人时,王上就主动想起来了。

想到两人给他送来的大笔黄金美玉,他急忙抛出了底牌,

“此二人确实是当世豪杰,臣这趟,本就有意让他们上战场的...”

赵王大喜过望,

“好!那就让李牧继续待在家里,寡人把他们换上去!”

郭开忙劝住他,

“王上有所不知,臣今日执意要让李牧上阵领兵,正是想为您排忧解难啊...”

说着,他附耳凑近对赵王说起了悄悄话,听着听着,赵王脸上顿时绽放出异样的光辉神采。

好哇,这可真是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而且绝不会有损他的明君名声!

第47章

桓猗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王上临阵换将,摆明了是不信任他的能力。

可这些日子,他委屈地想来想去,又实在想不出来:行军布局慢吞吞的王翦,到底比自己强在哪里?

哪怕是换成杨端和,他也能理解几分啊!

可秦王虽然还很年轻,他却绝不敢生出半分轻视僭越之心,也不敢公然反对君王的决策,只得忍气吞声独自生着闷气。

然而,等他五月率军前往韩国南阳接收城池回来,浑身的憋屈早已一扫而空!

这一日,桓猗喜气洋洋卸甲解剑,踏进了章台宫正殿,恭敬将手中的印玺舆图呈上,声如洪钟回禀,

“臣幸不负使命,已将韩地南阳郡收归我秦国!”

秦王从蒙毅手中接过小包袱解开,目露不解,

“这印玺舆图,为何会有三份?”

桓猗兴高采烈直起身来,把叶腾说服了紧邻南阳的另外两郡郡守、对方也前来投秦献城一事说了。

又急忙跪下请罪,

“臣斗胆擅作主张,还请王上恕罪!叶腾说,那两名郡守皆是爱民好官,他们是听闻南阳归属秦国后、王上会给百姓免两年税赋,才肯前来投靠的。

臣认为这笔买卖很划算,担心对方稍作迟疑就不肯做了,就擅自做主答应了他们...臣愿捐出家资抵扣这两郡的税赋,以此将功折罪...”

不动一兵一卒,就能白白多得两郡数十城,这样的美事,他连做梦都没梦到过,真碰上了哪舍得迟疑半刻?

派人回来请示王上,再快也要耗费两三日的来回路程,夜长梦多,万一对方一觉醒来,又反悔了呢?他实在不忍放过这两块肥肉。

秦王一听大喜过望,快步走来扶起桓猗,

“爱卿快快请起!你处事果决坚定,此番为我大秦多收来韩地两郡,寡人高兴还来不及,岂可让你用家资来抵税?不,寡人还要赏你!”

桓猗喜笑颜开,心中忍不住偷着乐。

他敢擅作主张应下此事,是因为相信自家王上绝不会把这个举动,看成是他有什么不臣之心。

嘿嘿,王上现在都夸他“果决坚定”了,又怎么会不相信他的能力?王上信重我!

告别君王,桓猗步履轻快走出殿外,正碰上李斯抱着李世民走来。

他突然猛地放慢了脚步,那股子憋屈劲再次涌了上来——

当日,正是太子提议王上换将的!

李斯是谨慎之人,深知与武将交往会引来的一系列猜忌。他又不想造反,才不想跟武将套什么近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