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133)+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李世民伸出小手捂住父亲的嘴,含泪倔强道,

“不!孩儿相信,如果秦国肯在灾年帮助百姓渡过难关,那么,朝廷就不必再担心那些偏远的山地无人耕种,因为,一定会有千千万万的六国之民想尽办法来到秦国...阿父,变则通,通则达,达则兼济天下啊!”

秦王伸手挪开孩子的小手,取帕为他拭泪,

“你认为,庶民根本不在意谁是他们的王,谁能让他们活命,谁能让他们多吃一口饭,他们就认谁当王,就会跑来为谁耕地?”

李世民重重点头,

“不然呢?活都快活不下去了,谁还在意他们的王姓嬴还是姓赵?”

他抱着秦王的手臂恳求,

“阿父,就免一些今年的税赋,让他们先活下来吧。如果你还愿意下诏建立常平仓赈灾制度,我敢保证,很快就会有无数六国百姓前来耕地弥补朝廷的损失,求求你了阿父!”

他知道,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第四年,就建立了这套平籴利民制度,所以才敢在现在就提出这个建议。(2)

秦王阖眼不语。

李世民再接再厉,

“阿父,你再算算这笔账吧,减税赈灾真的可以...”

“行吧,今年的税赋就减两成。”秦王睁开眼面无表情看着他。

李世民心中大喜,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父亲又沉声道,

“但战事不能停,备用粮也不能挪用,如果你想为那些庶民减税,就得先买来抵扣那些税赋的粮食,此事你自己解决,十月秋收完成前必须收齐。”

李世民听完,滴溜溜转着清澈的眼珠,

“可是孩儿的赏钱都花得差不多了,我若要买粮,阿父愿意为我出钱吗?”

秦王冷嗤,

“你那点赏钱,够买几斛粮食?钱当然是寡人来出,能买多少粮食你就全买来。不过我要好心提醒你一句:如今旱情这般严重,何时能下雨也无人知晓,列国豪强手中就算有粮食,也绝不会轻易出手。另外,如果粮价超过秦国的市场价,多出部分由你自己补足。”

秦国为什么重农抑商?因为如今的生产力太过低下,粮食才是这时代最重要的硬通货,打仗靠什么坚持?士气靠什么维持?军粮。

而秦国这两年,售卖瓷器桌椅野兔纸张源源挣了大量黄金铜钱,秦王早就想找机会把它们换成粮食了。

既然孩子执意要帮助那些庶民,他就顺手拿出来做个人情吧,谁让他是当父亲的呢?

李世民一听立刻兴高采烈抱住他,主动凑上小脸贴贴父亲,

“多谢阿父,孩儿一定会买到的!”

买到粮食就能为百姓们减免两成的税赋,不管这事有多难,他都必须全力办到!

...

李世民第一时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荀子,荀子满脸震惊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取出白纸唰唰写信,他要让自己那些学生,快些给他们的小师弟想法子凑粮。

捧着个鸡腿走来的张苍,也立刻表态会写信回阳武家中,让族长联合其他豪族一起凑粮。

他还打包票说会一定能说服族长,所有粮食全按最低市价30钱一斛卖给李世民。

荀子提着笔抬头瞪他,

“阳武乃是魏国之地,粮食价格向来就比咸阳高,粟麦最少也要卖50一斛,你这价格一出,哪个还愿意卖给秦国?你一个晚辈,莫非还能指挥得动族长?”

张苍嘿嘿笑着,撕下一块油汪汪的鸡腿肉递给李世民,自己开始大口啃起来,含糊不清地提醒他,

“老师啊,您这年龄越大就越迂腐了不是?我虽然是晚辈,却是阳武张家、乃至整个阳武郡最有出息的晚辈啊...”

他这副毫无礼仪的散漫姿态,荀子早就见怪不怪了,闻言倒若有所思起来,

“此话倒也有几分道理,你如今在秦国为官,还是个官职不小的太仓令...他们真会听你的?”

张苍已经沉浸在美食的世界了,根本就顾不上理他。

李世民见荀子一刻不停写了四十多封信,急忙夺过毛笔劝他先休息一会。

荀子欣慰摸着他的小脑袋,

“老夫见过的夸夸其谈虚伪儒生不计其数,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你,却是真正心怀庶民的仁善之人...先前老夫总忧心,秦王这天下总有一日会走向盛极而衰,但有了你这个太子,老夫就放心了...”

李世民伸手握住他苍老干燥的手,声音清脆而坚定,

“谢谢老师的帮助,学生一定会做得更好的!”

如果天下百姓皆能丰衣足食,大秦江山何愁社稷不稳?

...

回宫的路上,马车突然猛冲着向前停了下来,蒙恬一把抱过李世民护在怀里,怒声问发生了何事。

侍卫急忙上前解释:有狂徒胆敢冲上来拦车,已经押下去审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