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姐姐和也娘子一样,叫我阿宛吧。”
静宛吃着饭还不忘说话,突然她一拍脑袋。
“对了,刚才来的时候娘子交待过,等姜姐姐吃完饭了,就过去一趟。”
“慧娘子找我有事?”
姜如意纳闷的眨眨眼睛,等她吃过饭后,匆匆朝前厅走去。
前厅里,慧娘子正在和人谈话。
“那糯米糕味道确实好吃,却不是书坊中做的,而是借住在跨院的姜小娘子所做。上回因着礼数,这才分了些给客人们,却不好再跟姜小娘子提的。”
慧娘子看着面前坐着的贵夫人,脸上露出副遗憾的表情,慢条斯理喝了口茶。
宋氏听慧娘子这样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想起前几日那糯米糕,想着以后再也吃不到了,心下颇觉得遗憾。
姜如意迈进屋内,见慧娘子有客人,正想说晚些时候再来,慧娘子却笑眯眯的出声叫住她:“姜小娘子来了。”
姜如意见状,这才朝屋里走去。
“听说娘子有事找我?”
慧娘子笑眯眯的摇摇头,朝宋氏身上一指:“却不是我找小娘子,而是这位夫人,因着前日里吃过小娘子做的糯米糕,直夸姜小娘子的手艺极好。”
从姜如意进门开始,宋氏就一直盯着姜如意,见她朝自己看过来,宋氏眼神立刻一亮。
她问道:“听闻那糯米糕是姜小娘子自己做来吃的,就是不知道那糕,小娘子卖不卖?”
宋氏这话说出口,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忍不住朝姜如意笑笑。
姜如意看一眼满脸不好意思的宋氏,又看看表情高深的慧娘子。
意外又惊喜的眨眨眼睛——
这是,有回头客找上门了?
第5章
见姜如意没有说话,宋氏越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她说道:“姜小娘子若是不得闲,过段时间再做也可以。”
姜如意见宋氏一脸忐忑的模样,连忙摇摇头说道:“倒不是因着这个。”
她解释:“只是糯米糕所用的糯米,需要提前一天浸泡过夜。上回那糕是用糯米粉做的,倒是可以现做,不过味道上,总不如用糯米做的好。”
宋氏一听说还能做的更好吃,忙不迭点点头:“那就等等也无妨,麻烦小娘子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掏出银钱递过来:“今日来找小娘子做糕,实在是有些唐突。这是糯米糕的定钱,请小娘子收下。”
姜如意略一思索,就将那袋银钱收下,左右是常来书坊的客人,料想同慧娘子相识,自己提前收下这银钱也无妨。
姜如意又问宋氏爱吃什么馅的,要买多少,若是买的多,不如多做几种馅换着吃。
宋氏连连应好,没想到今日不仅订到了糯米糕,而且还能选口味,心里只觉得这钱花的值得。
等宋氏离开,姜如意才笑眯眯的将那袋银钱拿出来,仔细数了一遍。这一数不要紧,宋氏给的价钱,竟然比市价足足高出一倍。
万万没想到,今日竟然有意外收获。
想想有了这些银钱,再加上自己这几日所赚的钱,自己手头上总算宽裕了不少,姜如意脸上的笑容越发深了些。
她笑眯眯的将银钱收好,头一个向慧娘子道谢。
慧娘子待她从自己身边坐下,满脸笑容的摆摆手:“这是哪的话,全是靠姜小娘子自己结下的善缘。这几日里,着实有好几位客人,同我问起那糯米糕来。”
嗯,姜小娘子做的吃食确实美味。这几日下来,不止是静宛,连她自己都觉得胖了不少。
姜如意开口:“虽是如此,但还是要多谢娘子,不然也遇不
上这次善缘了。”
慧娘子一指旁边那盆栀子花:“那就当是,姜小娘子送来这盆花的谢礼吧。”
姜如意看一眼从花二娘那买来的栀子花。
那日回来之后,她将其中一盆栀子花并兰草,摆在了自己屋里的窗台旁边,另一盆,则拿来送给慧娘子。
姜如意将目光收回来,故意眨眨眼打趣道:“这花养在娘子这里,长得格外好。我屋子里那盆,怎得看着就不如娘子这盆呢?”
慧娘子被她逗笑了:“你呀,分明是一样的,这才几天,哪里就分出好坏来了?”
姜如意同慧娘子笑着说了几句,又向她学了些打理花草的心得,然后才揣着银钱,脚步轻快的离开。
……
这一日清早,姜如意才刚一起来,便觉得天气有些阴冷。
待她挎着竹篮子,到了大相国寺外,天边刮起一阵阵大风,天瞧着也黑压压的有些阴沉。
这样的天气,出来游玩上香的人自然不多。姜如意拢着衣领子,站在大树底下吃瓜。
这桩八卦的缘由,是因着不久前,大风吹翻了临街几个摊棚,开封府衙役们前来处理,又提醒大家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