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听着他们的议论也好奇地看过去,她从来没有练过毛笔字,对于如何欣赏自然一窍不通。
但饶是她这个外行,也看得出萧永言的字端正之中暗藏锋芒,带着一种凌厉逼人的气势。
跟人一样好看。
那些人得了单子,还不忘嘱咐林溪,“姑娘,你明日可一定要来啊。”
林溪点点头,“放心,有钱我还能不赚吗。”
他们花了二十文钱又买了点生活用品,才打道回府。
【滴,恭喜宿主增加1点经验值,当前总经验值7点。】
因为赚了一两多,所以增加了1点经验值。
但在系统里面,这点经验值能够开启的东西实在不多,她还得抓紧时间挣钱。
一回到家,林溪立刻休息,第二日天都不亮便起床开工,馒头都要现蒸现卖味道才好。
萧永言实在见不得她如此辛苦,也跟着一起帮忙揉面。
他揉面的时候,林溪就在一旁看着,“等我挣够了钱,就给你开一家书院,比松涛书院建得还要好。”
林溪知道,刚来桃李村的时候,萧永言就找里正说过建私塾的事,但被里正拒绝了,直言没有地方,而且也没有学生。
但林溪知道,萧永言的学问极高,指点几个孩子绰绰有余,可惜里正太缺乏远见。
萧永言循声望过去,林溪的眼睛水亮一片,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好,”萧永言温和地笑了,“那就有劳夫人了,我一定多多帮夫人揉面。”
林溪也笑了,穿越到此地过得一直都是穷苦日子,但夫妻同心,怎么看都是有盼头的。
因为昨日的订单不少,这次林溪做了两篮馒头。
临出门前,马山峰特地叮嘱,田地已经全部开好了,总共四亩。
再过几日就是下苗的时候了,务必要提前准备好禾苗。
林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便急匆匆地赶往镇上。
可马山峰觉得自己还是提醒晚了,看林溪那副样子,她不会觉得禾苗一天就能长出来吧,都是要提前培育的。
其实林溪脑子里想的是,要赶紧多赚点钱,不然神农系统里的禾苗还买不起了。
今日刚一到达,周围等待的客人立马围了上来。
“老板,你可终于来了,我家老娘昨天听说别的人家送了锦鲤馒头孝敬,而她没有,在家把我狠狠训斥了一番,你可务必要卖给我一个!”
“唉,我家也是一样,老板我昨日就预定了,可千万要预留好!”
林溪头一次感受到如此过分的热情,赶紧道,“大家不要着急,今日我们备的货多着呢。”
第11章 偏远地方竟然会遇到老管家
然而很快,林溪就被自己打脸了。
她今日带来的两篮子锦鲤馒头顷刻间销售一空,还收回来厚厚一摞订单,满打满算,估计三日时间才能做完。
送走最后一位预订的客人,林溪数了数手里的银钱,总共二两七百文,刚好是昨日的两倍。
【滴,经验值增加3点,合计经验值10点。】
林溪越发满意,想来随着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好,肯定能够赶在下种前把禾苗兑换到手。
就在林溪准备收摊的时候,忽然间来了一位看上去颇有气质的中年人,那人身着青衣白衫,看样子像是读书人。
“不好意思,今日的馒头已经卖完了,要不您过几日再来看看。”林溪以为对方是来买馒头的,赶紧解释道。
没想到对方的目光停留在萧永言身上,久久不愿离去,隐约中泛着泪光。
林溪十分意外,这偏远贫穷之地,竟然还有萧永言的熟人不成。
萧永言显然注意到了男人的目光,低头道,“我现在就是个普通的平头百姓,有吃有喝,倒也不差。”
可是男人分明不赞同萧永言的话,哀叹一声,“少爷何曾过过这样的苦日子。”
原来,这人名叫谷松涛,是镇上松涛书院的院长。
当年他也是赴京赶考的一名普通学子,名落孙山后承蒙摄政王搭救,在府内做了个管家。
但时日一久,他担心家中年迈的老人,便向摄政王请辞,回到家中开了个书院。
这些年来,松涛书院在周围也算是小有名气,他的日子过得尚算可以。
两人许久未见,总不能在大街上站着叙旧,谷松涛带着林溪和萧永言回到了自己的书院。
听闻小两口现在靠着卖馒头过日子,谷松涛又是一阵唏嘘感叹。
林溪趁机道,“我夫君本想在村里开办私塾,可里正说什么也不同意,要不让他来你这里上上课。”
谷松涛也算是看着萧永言长到快七岁,自然清楚他从小受到了多么严格的教育,立刻道,“若是能够得到少爷的指点,是这些学生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