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妃倾天下(又名权宠天下、元后传)(869)

作者:六月 阅读记录

安王经过喜宴的事,对他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而且知道有多人联名参奏他,便也一时没顾忌起来了,厉声道:“太子,你别以为本王不知,怀王妃在喜宴上说的那些话,都是你教唆的,压根没有人要杀太子妃,你是见本王被调回京中,故意砌词诬陷于本王,本王竟不知道哪里碍着太子,要你用这张肮脏的手段来对付我。”

宇文皓一听这话也生气了,怒道:“宇文安,你还来劲了是不是?我方才说信你,是不想伤了兄弟的和气,惹父皇不高兴,你倒揪着这点不依不挠,好,你说怀王妃说的话是本王授意的,你倒是拿出证据来,拿不出证据来,今日和你没完。”

“你省省吧,有你好看的。”安王气得都不愿意和他说话了,加上孙尚书在旁边也劝着,他便退到一边去等候,懒得搭理宇文皓。

宇文皓也被褚首辅拽了开去,褚首辅沉声道:“太子就少说两句吧,太子妃如今得大兴林大夫教习医术,医治麻风病的配方马上就要出来了,届时北唐再不必为麻风症担惊受怕,是北唐的大功臣,有其他居心不良的人要买凶杀太子妃也不奇怪,未必就是安王指使的。”

褚首辅这话一出,当下便有不少朝臣围了过来,纷纷询问。

一直都听说太子妃有良药可治疗麻风症,但是,谁都不信,可如今褚首辅说有大兴的林大夫帮忙,那这事就大有可能。

这事无关政见,是民生福利,大家自然乐于求证,也乐于看到这个成果。

就连本来今日要联名上参宇文皓的大臣,也都围过去询问,把安王气得七窍生烟。

上朝的更鼓声响起,司礼太监在殿外大喊上朝,百官鱼贯而入。

明元帝就位,百官跪拜,三呼万岁之后,明元帝赐平身。

不等明元帝说话,孙尚书便出列,“皇上,臣有本参奏!”

孙尚书一出,便有几人也随即出列,“皇上,臣也有本参奏!”

安王大步踏出,单膝跪地,“皇上,臣也有本参奏,参太子糊涂判案草菅人命!”

十二本奏章递呈御前,明元帝一本一本地看了,看了之后,命人把奏本拿下去给宇文皓看,虽还没说指责之言,脸上已经一片铁青。

宇文皓接过来看了看,有些懵然,“皇上,这奏的是哪门子?臣并未判错案子,何来草菅人命一说?”

孙尚书义正辞严地道:“太子殿下,京兆府日前是否处斩了一名犯人。”

宇文皓点头,“没错啊,确实如此。”

孙尚书顿足,“殿下,你杀错了人,那人并非真凶,真凶已经自首,经下官与褚首辅一同审讯,确定他才是真凶无疑,换言之,你处决的那人,是冤枉的。”

第659章 挺身而出的太傅

此言一出,朝臣哗然!

众人纷纷看向宇文皓,天子脚下,竟然出了冤假错案,难怪昨天百姓都在闹哄哄呢。

宇文皓却很蒙圈,“真凶自首?可本王已经查证,此案罪证确凿,凶手对犯罪事实也供认不讳。”

安王冷冷地道:“招认?只怕吃了大刑吧?堂堂太子办案竟然屈打成招,简直胡闹!”

宇文皓神色一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并未上刑,凶手对于推受害人下湖的事实也招认了,且人证物证俱在,抵赖不得,臣依照北唐律例判处杀人者斩首之刑,怎么算是草菅人命呢?至于冒出来的那什么真凶,还真是奇怪,既然有疑问,刑部为何不曾与京兆府沟通便先上了奏本?”

说完,他看着孙尚书。

孙尚书怔了一下,“湖边杀人案?下官说的不是这个案子,而是吴柱与朱氏被杀一案,此案王爷递交上来的宗卷,说已经结案,但下官看过凶手有误,且真凶已经自首。”

吴柱便是那鳏夫,朱氏是屠夫的妻子。

宇文皓则奇怪地道:“吴柱与朱氏一案递交刑部的时候,本王就在附文里说过,等此案递交到刑部,凶手会来自首,如今凶手是否已经到了刑部自首?”

孙尚书脸色微变,“这……那王爷日前处决的,并非此案的凶手?”

宇文皓道:“自然不是,孙大人,您怎么回事?本王递呈的案子一宗一件,清清楚楚,处决的乃是湖边杀人一案的凶手,至于朱氏与吴柱被杀一案,嫌疑犯还关押在京兆府大牢里。”

孙尚书骇然,顿时收敛了张狂惶恐起来,“下官……下官许是没看清楚。”

孙尚书心头大乱,没看清楚吗?之前京兆府递呈上来的案件,确实有好几宗,但是记得师爷亲口说过,王爷竟判了屠夫死刑且已经把他斩首了,不会听错,当时许多人在场亲耳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