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法子,就是他凶手自己露出破绽。
而京兆府那边,经过向吴雯父母和丫鬟求证,得知吴雯给出去了很多贵重之物,但不知道是给谁。
这事他们原先不提,是因为不知道,他们那时候也没办法接受女儿惨死的事实。
直到吴雯死后一年多,她父母才慢慢地从伤痛里走出来,开始整理她身后之物。
整理的时候才发现她许多名贵的首饰不翼而飞,当时还以为是家中下人盗去卖了,还把下人们打了一顿,让他们招供,但是谁都说自己是清白的。
原先伺候吴雯的丫鬟,因护主不力被发卖到秦楼去,他们便把丫鬟找回来,问是不是她偷去卖掉。
丫鬟发誓说自己没偷,只说当时小姐还活着的时候,首饰便总是一件一件地丢失,细问之下,丫鬟才说每一次小姐出去与黄权见面,都说丢了东西,而且丢的都是名贵的。
而那个时候,黄权已经中了探花郎,迎娶褚家女,且吴雯死的时候,黄权也是很伤心的,不愿意怀疑他,自然也就没问。
也许那些首饰真是丢了吧。
这说法,是否能说服自己都不要紧,自己女儿的命都没了,身外之物又何必在乎?
这就是他们当时的想法,瞒下了此事没到府衙去说。
齐王听了吴家父母的说法之后,气得拍桌子,“你们当年知道了这事,如果到府衙去告知,想必早就破案了。”
吴老爷却还忿忿地说:“当年不是已经抓了凶手么?只不过官府却放了他,他至今还逍遥法外,凶手都不抓,那些首饰又算得了什么?”
“愚蠢,无知……”齐王骂了他们一顿后,叫人先送他们回去,办案十几年的齐王,心中对此案也有了基本定调。
齐王把此事禀报太子,太子正式实施渔夫计划。
黄侍郎府邸,这日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说要面见黄侍郎,若见不到,则后果自负。
黄权本就因案子的事心绪不宁,听得来人这么大口气,心中便狂跳了几下,最终还是见了此人。
这不速之客脸色苍白,仿佛是得了病的,身子十分虚弱,但极其傲慢,见到黄权之后,要和黄权单独说话,把下人全部都撵出去。
黄权扬手让下人退出,那人坐下看着他缓缓地说:“黄大人,你许是没见过小人,但小人对黄大人的容貌模样,十几年如一日,不能忘啊,好歹相识了那么多年,今日我得了病无钱医治,想来问黄大人讨点医药费,想必黄大人如今官拜侍郎,区区五万两银子,是随手可以拿出来的。”
第2012章 成功
黄权瞳孔缩起,盯着眼前这个人,他脸上有一股枯槁之色,一眼看出便是旧病缠身之人,想起皇上在朝堂说的话,他便是一阵心惊肉跳。
但到底是在官场里混了十几年的人,早练得喜怒哀乐不浮于表,“本官不知你在说什么,你缺银子治病,与本官有什么关系?”
那人冷笑了一声,“装糊涂是吧?你心里明白着呢,做过的事,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以前我没说出来,是不想多事惹祸上身,但现在我已经土埋脖子的人,子女需要安置,老母需要奉养,有了银子,我的病兴许也有救,黄大人,休怪我把丑话说在前头,你是金贵的瓷器,我是那不值钱的烂缸瓦,真要碰起来,是谁吃亏您自个掂量。”
黄权依旧一脸的冷漠,“本官需要掂量什么?本官与你无冤无仇,你以远房亲戚之名前来我府中拜见,却说这么一番云里雾里的话,叫本官好生费解。”
那人哈哈大笑,“黄大人行事可真是小心啊,不必扯什么远房亲戚,我在道上混了这些年,知道规矩,我的目的是要银子,自不会让任何人尾随跟着。”
“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颇为傲慢,“行不改姓坐不改名,陈大龙。”
黄权慢慢地站起来,道:“你有疾在身,本官叫人奉茶。”
那人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疲倦的眉目抬了抬,“多谢黄大人了。”
黄权走了出去,招来心腹暗中吩咐,“你带人出去瞧瞧四周,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跟着,你认识京兆府的官差,看看来往的百姓,是否有他们装扮成平民模样,还有,再派人去调查一下他的身份,看到底是个什么来路,他叫陈大龙。”
这大晚上的,很少有人行走,这时候出现在府门口的百姓都有可疑。
他眼底一眯,露出凶狠的光芒,“若核实身份没有无误,端一杯茶上来,里头放点白物。”
心腹领命,当即带人出去。
黄权眯起眼睛,瞧着灼人的灯笼光芒,强压着心头的惊慌,皇上即将要提拔他,眼看前程无限,绝不能被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