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知道她有异能,带着她赶路没有问题。
奶奶的中成药对齐大人没效果了,他已经有肺炎症状。
高烧压不住,到了傍晚又烧起来了,元卿凌下了广谱抗生素,因着他呼吸困难,又给上了瓶装的氧气。
血液检查出来一部分的,淋巴细胞偏高很多,病毒感染的迹象。
抗生素加重了剂量,起效了,到了明天三十七度五,肺炎得到了抑制。
元卿凌马上叫驿站的人去京城请惠民署请奶奶,让她和自己汇合中医西医一起会诊。
奶奶的速度很快,早上去的,晚上人就到了。
经过望闻问切,她的结果和元卿凌的结果是一致的,认为是禽流感。
现代曾爆发过禽流感,奶奶作为中医学教授也参与了禽流感的治疗,关于分类虽不能像元卿凌那样做严谨的检测,但凭着临床经验还是能迅速判断。
“如果是H5N1就麻烦了,致死率很高!”奶奶脸色凝重地道。
“我们要抓紧去一趟。”元卿凌道。
奶奶赞成,但要妥善安置好齐大人。奶奶此行带了惠民署的大夫,所以把齐大人交给他们。
出发之前,元卿凌再给他上药,留下口服的药十天,交代好防护事宜,便带着奶奶走了。
第1735章 即刻去调查
元卿凌后出发的,本打算是要迅速赶到梧桂府,但到了梧桂府附近的州县,奶奶让先停下来,她去找当地惠民署,让他们往梧桂府供应药物,先筹办起来,等命令下达则立刻送往梧桂府。
惠民署属下的医署,这些年经过改革,已经见到成效了,地方与地方的医署紧密联系,医疗不分界限,尤其疫情机制一旦启动,上游需要尽一切能力供给大夫和药物的援助。
吩咐好这些事情,才加速赶往梧桂府。
抵达梧桂府的时候,宇文皓等人还没到。
梧桂府的人口五百万,是两个州府合并,地处热带,耕地多,山地也多,以农耕为主,也算是朝廷的西大仓。
农耕发达的地方,经济相对来说也比较繁荣,当地百姓除了种水稻之外,还大量种植柿子和李子,荔枝龙眼,荔枝龙眼除了新鲜可吃之外,还能做成干货,一定程度带旺了当地经济。
梧桂府与百越国相邻,百越国是北唐的藩属国,边界友好,经济互通,这也一定程度促进了两国的繁荣。
梧桂府的知府姓章,章知府是好官,当地百姓十分敬仰他。
元卿凌和奶奶抵达梧桂府之后就直奔当地医署去。
元奶奶亮了身份,说是惠民署的署馆大人,北唐各州府的医署都是她管的,相当于老大了。
医署的李大夫十分激动,把两人迎进去之后拜见,仿佛是见了偶像一般,说话都有些颤抖了,“下官李子玉,不知道您老人家亲自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啊。”
元奶奶有些晕,坐下来之后歇了口气之后道:“李大人,不必多礼了,坐下,我有话要问你。”
李大人又对着元卿凌躬身,“不知道这位是?”
“这是我的孙女,陪同我来的,你坐下,我问你话。”元奶奶道。
李大人对元卿凌拱手之后,缓缓坐下,道:“大人您请问。”
“最近城中是不是爆发了时疫?”
李大人道:“回大人的话,和往年一样,冬春时候,便出现时行感冒,如今正是高发时期,但再过一两个月,便可缓解。”
“那感染人数和病情的轻重也是和往年一样吗?”
“略有加重,但问题不大,已经上报府衙,让府衙下令城中百姓若得了时行感冒,要佩戴口罩,服用汤茶。”
“病患人数是多少?死亡人数是多少?”元卿凌问道。
李大人道:“这个……这个也没办法统计,毕竟得病的人很多都是自己买汤茶喝,或者是家中早就备下汤茶的,医署人手不充分,不可能去排查统计的,主要是没这个必要。”
元卿凌道:“既然是没有统计,那如何得知是和往年感染人数一样呢?”
李大人见元卿凌说话颇为威严,且带了微愠,心头不禁一摄,忙道:“因为各处医馆并未上禀报有过多的病例,而官府的医署也和往年一样,至于您问的死亡人数,得这种时行感冒一般死不了人,除非是身子特别差,本身就有病的。”
“你确定吗?可有调查过?”元卿凌问道。
“有派人下去问的,且民间死了人,也要到官府去报备,梧桂府这么大,每天必定都有人死。”
元卿凌沉下脸,“你马上派人到各镇医署去问,把所有的情况都问明白了,明天之内,给我回复。”
李大人心里头有些不高兴了,你又不是朝廷命官,只不过是署馆大人的孙女,怎好指派他去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