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妃倾天下(又名权宠天下、元后传)(1506)

作者:六月 阅读记录

这一步一步的算计,一步步的蚕食,不动声色,兵不血刃,真是可怕。

元卿凌胆战心惊,这个洪烈真是计谋高深啊,这些布局怕不是短短的日子可成,他早就在北唐潜伏了暗线,不止北唐,对付大周也是如此,只怕在大月国和大兴也有暗线,此人到底要做什么?学始皇统一七国吗?

老五现在所面对的形势其实十分严峻,除了控制京城的乱局,还得防御北漠随时的入侵,如果说北漠和洪烈已经把大周的武器摸透且研发出来了,那这场仗真是一场硬仗,且一触即发。

且说宇文皓离了别院之后,连下了三道诏令。

第一道发到了南疆,发给顺王,让他务必压住疆北,保住南疆。

第二道发到了南营去,让南营大军马上开拔奔赴边关。

第三道诏令发给大军所经的州府官员,要他们保证军粮筹措与供给。

他再修书一封到大周给靖廷,这封信由冷狼门的人送出,路上不可耽误,大周与北唐有结盟之谊,请求大周出售武器和必要时候派兵增援。

以此同时,他封锁江南道与直隶到京中的官道,设下关卡,若京中户籍或者无官府开设的过所,一律不得入京。

他再下了一道旨意,京兆府与顾司一同接掌宫中禁军城中巡防,以及驻京的兵营,人数约有十二万,这些人全部交给顾司统帅调派,齐王协助。

另一方面,他朝兵部开刀,把孙王调任到兵部去,撤换了原先的兵部侍郎,由孙王顶替,他自己则挂职兵部尚书一职,掌握兵权。

最后,他按照原先收集的名单,大肆撤换各部各衙门的官员,但凡出现在名单中的,一律暂时停职,他们的职务迅速有人顶替,而这些人宇文皓早就已经选好,这些日子以来,他就是等着这一天,可以大刀阔斧地撤换。

没有事先在内阁商议,直接以监国太子的身份下命令,吏部那边也撤换了一批人,保留吏部尚书一职。

宇文皓此举,震惊了许多人。

分明太子都被逼到了绝处,民望不再,北唐各处一片声讨他。

谁都没有想到太子会在名声狼藉的时候,最该保守的行事的时候,对官员大肆地撤换。

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宇文皓这段时间的隐忍,都只是等待这最合适的时机来一次重重的反击。

真是破釜沉舟的一击。

但这一击,在民间反而引起了种种的猜疑,没人再讨论安王赠药的事情,大家都等着看太子到底要干什么,因为如此大规模的撤换官员,前所未有,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就在这个时候,魏王和静和郡主回到了京中。

魏王府一直为他留着,但是静和郡主却没随他一道回去,也没回娘家,而是去了孙王府暂时居住。

这么多妯娌之中,孙王妃和静和郡主最是要好,当然最心疼她的,也是孙王妃,她来孙王府暂时居住,孙王妃自然是很欢迎。

两人当即入宫拜见静妃娘娘,当年魏王的母妃过世之后,魏王就一直养在静妃的身边,静和郡主自然也就把静妃娘娘当做知道婆母,十分孝顺,静和与魏王和离的时候,静妃娘娘伤心过度,还病了一场。

这些年里,静妃娘娘都十分挂念静和,虽然深居简出,但是总还是会派人到孙王府里问问静和如今的情况,只是静和自打离京,除了在疆北遇事的那一次,几乎没什么消息传回来。

今日婆媳相见,少不了一番抱头痛哭,互诉这些年别后的境况,皇贵妃和德妃贵妃她们得知静和入宫,也都赶来一见,惊得静和跪在地上,久久不愿意起来。

皇贵妃问起了魏王的事,她也知道魏王在疆北的时候断了手臂,后来他们两人去了大周,但是具体情况,一直都没有人回报。

静和道:“开始的时候,大周的擎天摄政王怎也不愿意帮忙接手臂,后来是靖廷大将军劝说许久,连太后娘娘都帮着劝说,擎天摄政王才同意了,如今他已经无碍,一路回来,渐渐熟习,倒也运用自如。”

“那就好!”众人一听,才放了心,尤其静妃娘娘最是牵挂老三,老三离京之后,她也是日夜挂念,得知断臂一事更是哭了许久,如今听得没事了,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下。

第1143章 盼着你们团结

少不了,静妃娘娘要问静和了,“你和他……难道就没有复合的可能了吗?”

静和想了想,“如今我与他也算是朋友,就这样挺好的。”

众人听了不免可惜,孙王妃也觉得可惜,但是当然她是真恨老三,时间过去之后,这种恨意减少了,就开始惋惜,可现在听了静和的话,她是无条件支持静和的,道:“当日老三是真的太过分了,怎能轻易原谅?再考验他一下,考验之后,再看看是否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