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孕出逃后,清冷世子为我折腰(212)

作者:大头丫 阅读记录

“不是客,是我新买的人。”

刘婶子愣了一下,随即了然。

也是,姜鸢这细皮嫩肉的模样,看着就不像是能干重活的。

虽然不能理解花钱买人干活,但若是姜鸢的话,她就觉得挺合理的。

往后,她还得一个人带孩子,确实是很辛苦。

“哎呀,那可太好了!”刘婶子真心替她高兴,“妹子,如今有人搭把手,你也能松快松快了。”

她说着,从挎着的篮子里摸出一小捧还带着水珠的菱角,直接塞到旁边的吴氏手里。

“喏,给妹子尝尝鲜,刚摘的菱角,脆生着呢,味道顶好。”

吴氏有些无措地看向姜鸢。

姜鸢对她点了点头,然后对刘婶子道:“多谢婶子想着,还特意送东西来。”

她的声音带着笑意,听起来心情很不错。

刘婶子摆摆手,凑近了些,脸上带点热络,又有点不好意思。

“妹子,婶子……想请你帮个忙。”

姜鸢挑眉:“什么忙?婶子直说就是。”

刘婶子搓了搓手,像是下了很大决心。

“今天是采茶制茶的最后一天了,我寻思着,接下来也闲了,就……”

她顿了顿,看着姜鸢,眼神带着点期盼。

“就想跟妹子学几个字。你放心,婶子给束脩,不白学!”

姜鸢闻言,不在意地挥挥手。

“嗨,多大点事儿,婶子想学是好事啊。”

“咱们乡里乡亲的,说什么钱不钱的。”

刘婶子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态度异常坚决。

“那不行!必须给!”

“妹子,你听我说,这钱你必须收下。”

“你想啊,我要是不给钱就跟你学字了,这事儿传出去,保不齐就有那脸皮厚的也跑来让你白教。”

“到时候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应不应?应了,你哪有那么多工夫?不应,人家背后还不得戳你脊梁骨,说你小气,看不起人?”

“听婶子的话,收下!这点钱不多,我去做几天零工就回来了,咱不能因小失大,坏了名声。”

刘婶子一番话说得又快又急,却条条在理。

姜鸢听得点了点头,是她想简单了。

“婶子说的是,是我考虑不周了。”

她应了下来,“就听婶子的。”

“不过,婶子怎么突然想起来学识字了?”

刘婶子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飘忽了一下,带着点对过往的无奈。

“嗐,别提了,一直就想学。”

“可我小时候家里虽说不穷,但哪有闲钱送闺女去念书识字的。”

她又继续说道,语气里透着一股不甘心。

“要是我识字,兴许就能找点轻松的活计,帮人看看信,记记账啥的,总比现在强。”

“再说了,做买卖不识字,那不明摆着让人坑吗?太吃亏了!”

“可那些私塾,哪是我们这种妇道人家能进去的地方。”

姜鸢听明白了,点点头。

“那感情好,婶子有这心气儿,什么时候都不晚。”

“这样,明日虎子过来的时候,您也一起过来吧。”

第158章 小院中的幸福生活

话音刚落,姜鸢眼角余光瞥见站在不远处的吴氏,正一脸羡慕地看着这边,手指紧张地绞着自己的衣角。

姜鸢心里一动,温和地开口:“吴婶子要是有兴趣,也一起过来学吧。”

吴氏猛地抬头,眼睛里瞬间迸发出惊喜。

她激动地在粗布围裙上使劲擦了擦手,连连点头。

“哎!哎!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姑娘放心,我就是空闲时候学几个字,指定不耽误干活!”

吴氏看着刘婶子,又看看姜鸢,心里热乎乎的。

她听着刚才刘婶子和姜鸢的对话,看着刘婶子虽然也累,但活得那股子明白劲儿和自在劲儿,心里羡慕得不行。

能识字,或许日子真的能不一样吧。

第二天一早,院子里就响起了脚步声。

刘婶子牵着虎子,手里挎着个竹篮子,里面用布盖得严严实实。

“妹子起来了吗?”

姜鸢正在吃着早饭,听到响声,赶紧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走了出去,“婶子,已经起来了,怎么这么早?”

吴氏眼尖,赶紧上前迎了过去,笑着接过篮子。

刘婶子笑呵呵地,声音里带着点儿藏不住的喜气。

“妹子,这是婶子的一点心意,今儿虎子来学认字,我也跟着沾沾光,给妹子带了块儿五花肉,还有一点儿束脩,不成敬意,妹子可千万别嫌弃。”

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串铜板,递了过去。

姜鸢正好走过来,看到那串铜板和篮子里的肉,连忙摆手。

“哎呀,婶子,这可使不得!来学认字是好事儿,大家伙儿一起热闹热闹,怎么还带东西呢?太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