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犹豫的神色,伢子立马换了说辞,“若夫人不爱热闹,我手中也有几处偏僻的院子,若是夫人有意,不如亲自去看看。”
姜鸢点头应是,“如此也好。”
因此,伢子驾着车,带着她看了几处。
最后,在城南一个僻静的巷子里,姜鸢相中了一个一进的小院。
这里说偏僻倒是有失偏颇,这巷子里可以说是很清净。
城南之处,倒并非达官贵人所在的地方,更多的是一些商人,也有一些进京赶考之人。
姜鸢最满意的是,这里没有地痞,倒是很不错。
“就这儿吧。”
院子自然比不上谢府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
墙角甚至有些斑驳的痕迹。
但这是她姜鸢,用自己的银子买下的第一个家。
她看着院子,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
姜鸢亲自动手,将院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又去集市上买了不少绿植,摆放在廊下和角落。
还在院子正中,亲手栽下了一棵半人高的枇杷树苗。
她拍了拍树干上的泥土,轻声自语。
“好好长,明年,就能吃到甜甜的枇杷了。”
这院子,花去了她三千两银子。
伢子走的时候,脸上笑开了花。
姜鸢点了点剩下的银票,还有两千。
心中微微一叹,这银子可花得真快。
她算了算日子,离孩子出生,大概还有六个月。
生养孩子,处处都要花钱。
这两千银子,得省着点用。
更重要的是,得尽快想个营生。
总不能一直坐吃山空。
第128章 打听京城之中的消息
当然,这一切也并不着急,当务之急还是要平安生下孩子。
这几日都是酒楼买了饭,然后带到自己家里吃。
然而,寻思着要存钱,因此才想着自己做饭,自给自足。
只不过,姜鸢盯着锅里,眉头紧锁。
这水,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她叹了口气,学做饭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幸好,她的心态很好。
想着都是自己吃的,说白了也无所谓好坏。
因此,放了水填了柴就开始随意发挥了。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姜鸢猛地一惊,手里的勺子差点掉进锅里。
心中暗自思忖着,究竟是谁在敲门啊?
她才搬来这小院没几天,人生地不熟的,连个鬼影子都不认识,怎么会有人敲门?
她心里嘀咕着,站着没动。
其实,她更害怕的是谢府中人。
转念一想,谢府如今应该自顾不暇呢,怎么会找她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还是不理会好了。
可是,门外敲门声依旧有,“咚咚咚,咚咚咚!”
敲门声锲而不舍,一声比一声响亮。
“到底是谁啊!”
姜鸢有些不耐烦,蹭蹭几步走到院门后。
她拉开门栓,门外站着一个面容和善的中年妇人。
但是姜鸢很确定,自己从未见过这人。
因此,她眼中带着疑惑地看向她,心中暗自思忖,莫非这认识以前的房主?
她疑惑开口问道:“请问你找谁?”
妇人手里挎着个小篮子,里面是水灵灵的青菜。
她笑呵呵地开口,嗓门挺亮:“妹子,前几天瞅见你搬过来了,今儿得空,婶子过来拜拜门。”
“自家种的新鲜菜,不值什么钱,拿着吃。”
“我是你对门的邻居,看年纪我应该比你年长几岁,你喊我刘婶子好了。”
姜鸢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她连忙接过菜篮子,“哎呀,谢谢婶子,快,快请进。”
她侧身让开,“家里刚收拾,乱得很,您别嫌弃。”
“收拾屋子确实费心费力,大家都是街坊邻居,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下。”
“多谢刘婶子!”
两个人一边说笑着,一边迈步进了院子。
等进了屋子,刘婶子左右打量着,点点头:“嚯,你这小院子拾掇得真不赖,干净亮堂!”
“这景布置得真不错,可是请人专门修的?”
姜鸢眼中露出了一丝笑意,这刘婶子为人处世很好,让人觉得既亲切,又不觉得越界。
“刘婶子说笑了,这是我随意搭配着玩的,哪里能请人。”
话音刚落,她便走到桌子旁边,倒了一杯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家里没备茶叶,婶子您别介意,我泡了点山楂水。”
她端着杯子过来,“好在味道还行,酸酸甜甜的,挺开胃,您尝尝。”
刘婶子接过来,抿了一口。
“嗯?”她眼睛亮了亮,透出些惊艳,“这味儿可以啊!真不赖!”
她又喝了一大口,咂咂嘴,“确实不错,香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