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长得平平无奇(42)+番外

作者:兔大王 阅读记录

说了也不会听,听了也不会改,陈嘉仪不愿意白费力气。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很难和人讲道理。

到了陈嘉仪这个年纪,父母家人理所当然地会问她找男友的事,对于她的工作也就是问一句“顺利吗?”但是对于找对象这件事,就会深入问询,好像对于女孩来说,这辈子最成功的的事就是嫁个成功的男人。

陈嘉仪倒也很诚实地说:“找了,是同事。”

下一句立马就是问:“是西京人吗?有车吗?有房吗?”人品相貌反而成了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个也编不出来,陈嘉仪直白地说道:“没有。”

陈嘉仪的妈妈当时就有些不满意,唠叨开了:“他比你大几岁怎么还一无所有的,你怎么找了这么个男朋友?”

说到徐辉,陈嘉仪有些不爱听,十分公平正直地说:“我也一无所有,西京房价那么贵,有几个年轻人能负担得起?”

她妈妈立马很不服气地反驳:“你是女孩子怎么能一样?姐夫那时候就是家里给买了房,我们这里房价不是和西京差不多么?那说明你男朋友家里条件也不怎么样咯?”陈嘉仪都想不到,她妈妈竟然能把话题拐到徐辉家里条件去。

徐辉家里条件怎么样陈嘉仪不清楚,大家都是普通人,富有又能富有到哪里去呢?不过陈嘉仪发散思维,她家里能挑徐辉的毛病,徐辉家里一定也会挑她的毛病,譬如她家有三个孩子,弟弟是老三,这就很能被讨论了。

被讨论讨论没什么,反正她听不见徐辉家在说什么。陈嘉仪还挺乐观的,徐辉人是不错的,和他在一起也很开心,好在他们都在西京,谁也管不着。这么一想,离家远确实有好处,陈嘉仪之前还和徐辉说无所谓在哪里发展,现在想,还是留在西京比较好。

陈嘉仪倒是从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里悟出了有关未来的一点心得,就好像画家在奇怪的地方汲取到了神奇的灵感。陈嘉仪听妈妈在耳边唠唠叨叨,一下子说徐辉穷,家里人也是没打算的,不知道给儿子准备点婚房,一下子又说谁谁家找了个公务员女婿工作稳定,家里又是开公司的,便鬼使神差说了一句:“那我结婚,你们能给我多少东西呢?”

妈妈一愣:“女孩子要什么东西?你姐姐结婚的时候也就是给了一些嫁妆。”

陈嘉仪记得姐姐带着三十万嫁妆出嫁,对她们家来说三十万其实不多,本来还可以更多,但是那时候父母忙着给弟弟买房子,两个车位加学区房,八百万全款,所以拿不出更多的钱给大女儿了。

虽说子女不该啃老还斤斤计较,可是那些偏心都能让人钝痛。

陈嘉仪没想过要父母再为她付出多少,她长大得很幸福,比起节衣缩食的普通家庭已经好太多太多了。工作后她每个月会给父母寄点儿钱,也算是尽了孝心。

于是就是沉默,在父母看来是被爱情冲昏头脑油盐不进的固执。

晚上在房间,陈嘉仪偷偷和徐辉打电话,明明正大光明的恋爱,在各自的家里有了古时候小姐私会书生的隐秘刺激。

“明天过年了。”徐辉小声说,“今天吃了火锅,下次带你吃,真的太好吃了!”

“我吃了红烧肉。”陈嘉仪也汇报自己的一日三餐,两个人分隔两地,汇报的比打仗时候的军情还要认真。

在日常琐事的询问里,陈嘉仪好像又回到了西京他们小小的出租房里。那里不能算是“家”,只是个“住所”,可是在长大以后,好像比“家”更让人留恋。

“我想你了。”分别32个小时以后,陈嘉仪对着手机说出思念。

徐辉猝不及防听到这样柔软的情话,隔着千里也红了耳朵。

“我也想你。”徐辉报之以李。

细细的笑声里,陈嘉仪倒是忽然想起了妈妈的一句口头禅,话糙理不糙,此时显得特别有道理。

女生外向。

陈嘉仪想,她的心已经偏到徐辉那里去了。

第31章

这个年过的平平常常,和以往很多年那样。失去了童年时对过年对长大的期待以后,失去了放烟花的权利以后,过年就成了冬日里普普通通的一场饭局。

社畜的假日只有七天,天大地大上班最大。

为了避免回程拥堵,初五的时候徐辉和陈嘉仪就往西京赶,本来约好找个差不多时间的航班一起到机场,但是因为徐辉那边飞机误点,陈嘉仪先到了家里,开始打扫卫生,之后徐辉才到家。

“好累啊……”过年就是走亲戚,徐辉家亲戚很多,他几乎每天都要走两三个地方。

陈嘉仪家里反而并没有走亲戚的习惯,春节几天除了很近的家人吃了一餐饭,别的时间都窝在家里看电视。

上一篇: 独钓寒江雪 下一篇: 抓住金丝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