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半路抢的夫君他不对劲(134)

作者:温轻 阅读记录

“忠勇侯世子也来了,你们可千万别惹着他。”

就在这时,驿站里头传来动静。

所有人都闭了嘴,恭敬等着里头的人出来。

率先出来的是五皇子应殷。

他是昨儿半夜赶至的。一路舟车劳顿,眼角略显疲态。

一袭绸缎长袍,衣襟上绣着展翅翱翔的雄鹰,腰间挂着皇子令牌,周身气场强大,说不出的雍容雅致。

他身后还跟着礼部,刑部的人。

杨惟文连忙跟着众官员一道齐齐请安。

应殷威严扫了眼人群:“本皇子去郊外亲迎将军魏昭,诸位可要同往?”

谁敢说不去啊。

他们过来不就是为了表现吗。

几位知府忙表明态度:“是,我等便是为了魏将军来的。”

就在这时,只听不和谐的一声嗤笑。

萧怀言从驿站出来,走到应殷边上站定:“真是热闹。”

他扫了眼人群。

“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办喜事了呢。”

萧怀言:“他魏昭活着时往返上京和边境,也不见你们有今日的排场,如今却全汇集此处。”

他侧头,看向应殷,嘴里勾着笑。

如往常般纨绔不羁问:“也不知是魏昭死了以后面子突然大了,还是你在这里,这些个老奸巨猾的人作秀呢。”

有些事心知肚明就好,他偏偏要说出来,谁的面子也不给。

知府和县令们的脸色都变了三变。可他们敢说什么?

人家是忠勇侯世子,身份非比寻常。

应殷沉了沉脸,略警告出声:“怀言。”

萧怀言:“怎么,你不高兴了?”

应殷:“注意你的言行。”

“这次接魏将军,我不想出半点意外,你可懂?”

应殷扫了眼人群:“魏家军晌午时分至,可有肃清街道?”

管辖泽县的知府朝身后的人使眼色。

泽县县令会意,忙上前一步:“秉五皇子,早已安排妥当。”

眼看着话题要翻篇了。

萧怀言突然出声:“魏昭生前不是个东西。我要是没记错,当初宫里为你和太子选伴读,你和太子都有意择他。皇上为此左右为难,便让他自个儿决定。谁知他谁也没选,还说了句麻烦,转头从戎去了。”

“读书那会儿太傅夸他,为将后皇上又器重他。少了个比自己能耐的人,换成是我,得知他身殒早就放爆竹庆贺了。”

萧怀言笑眯眯:“你别是和我一样不放心,他没死透吧。”

第99章 来来来,把棺材撬开

出了城门,应殷面色悲怆,迎接运着棺椁的送丧队伍。

郊外,寒风簌簌。

此处人烟罕至,四周白茫茫一片,都是被雪覆盖过的痕迹。

整齐划一的将士们出现。

他们个个着素服,腰系白带,抬着棺椁难掩悲恸,麻木前行。

没有人说话。

只偶听到一两声啜泣。

还有的就是不知名的怪鸟乱叫,

郊外的孤寂被放大再放大,压抑惨淡笼罩上天。

萧怀言没再起幺蛾子,死死盯着那口棺材,变得格外沉默。

回去的途中,道路两侧白灯笼高挂,丧幡随风摇曳,纸钱飘飞。

处处可见哀悼的悲。

棺椁最后抬入了驿站专门设的灵堂。

应殷取过三支香,点燃。

也不知是说给棺材里的人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或者是身后官员听的。

“你的死讯传入上京,顺国公夫人便大病了一场,至今不得好。”

应殷心情复杂。

其实萧怀言说的也不错。

他的确嫉妒过魏昭。

他是皇子,却不是中宫所出,便矮了太子一头。

这些年为了让父皇高看他一眼,他猛足了劲,付出诸多,才在皇子里头拔尖。才得父皇喜爱,顺风顺水。

可魏昭呢。

比他小两岁,可写的文章远比他好。

平时也不见得魏昭多用功,可人家就是太傅嘴里的好苗子。

魏昭成了武将后又屡次获功,只要魏昭在就是焦点。他和太子反而成了陪衬。

就连父皇每次提到总会说一句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他魏昭不是皇子?

他们魏家子弟,一代一代能谋善断,真是让人厌恶的存在。

可如今人死了,应殷也不见得多轻松畅快。

边境要是动荡,还有谁能……

朝廷怕是找不出第二个魏昭。

他沉沉吐了口气:“本想着这次得胜归来,请你喝酒的,也再没机会了。”

他把香插到香炉中。

在地上浇了一杯酒。

“归之。顺国公府,我会帮你照看。”

说着,他退到一处,把位置空出来。

京城来的官员,眼里透着可惜和敬佩,轮番上香。

萧怀言看在眼里,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