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香看着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听着外面传来的阵阵惊叹和恭维,激动得老泪纵横。她拉过苏晓晓的手,摩挲着,声音哽咽:“好孩子,好孩子啊……我们苏家,有你……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苏晓晓鼻子一酸,反握住李桂香的手,轻声安慰:“妈,这都是咱们一家人努力的结果。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秋收总结大会在村大队部召开。赵大柱坐在主席台上,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底下黑压压的村民,声音洪亮:
“今年的秋收,咱们红旗村总体不错!但要说表现最突出的,那就是苏晓晓同志家!”
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苏晓晓身上。
赵大柱继续道:“苏晓晓同志,年纪轻轻,肯学习,爱钻研,把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她家的粮食亩产,比咱们村平均水平高出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这说明什么?说明科学种田大有可为!我提议,大家都要向苏晓晓同志学习,学习她这种爱钻研、敢尝试的精神!”
底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苏晓晓“懂技术”、“会种地”、“有本事”的名声,经过这次秋收,算是彻底在红旗村乃至周边的几个村子都打响了。她不再是以前那个惹人嫌的“苏家懒丫头”,而是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能人”。
相比苏家的风光无限,张翠娥家今年可就惨淡多了。她家男人苏大强依旧是老一套种地方法,产量平平,只够勉强糊口。加上之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丑事,张翠娥在村里彻底成了反面教材,走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昔日的“威风”荡然无存,连个愿意跟她搭话的人都找不着了。
苏晓晓的脑海里,也响起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
【叮!宿主带领部分村民科学种田,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村民生活,功德无量。奖励功德值500点!目前总功德值888点。】
【叮!功德值累计超过800点,系统即将进行升级,预计升级时间十二小时。升级期间,部分功能可能暂停使用,敬请谅解。】
苏晓晓心中一喜,888点!真是个吉利的数字!系统升级,又会有什么新的惊喜功能呢?她充满了期待。
这天傍晚,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苏晓晓一看信封上那熟悉的字迹,心头微微一跳,是陆沉舟的。
拆开信,依旧是简短的几行字,却信息量巨大。
“苏晓晓同志:
贺丰收。闻你家及红旗村部分田地收成喜人,为你高兴。科学方法确能增产,望能惠及更多乡邻。
若有意愿将此技术更大范围推广,遇到阻力或需政策支持,可来信详述。我或可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另,天气转凉,注意添衣。
陆沉舟。”
信的末尾,那句“天气转凉,注意添衣”,让苏晓晓的心湖泛起一丝涟漪。这个男人,总是这样,在最不经意的地方,流露出一丝笨拙的关怀。
“政策上的参考?”苏晓晓摩挲着信纸,若有所思。这封信,不仅是对她成绩的肯定,更像是一把钥匙,隐隐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是机遇,还是更大的挑战?
苏晓晓望向窗外,夕阳的余晖将整个院子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她知道,属于她的七零奋斗史,才刚刚拉开一个更加精彩的序幕。
而林雪柔,这位原书女主,在看到她如今的“成就”后,又会作何感想?是真心为她高兴,还是会因为命运的轨迹悄然改变而生出别的念头?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苏晓晓不怕,她有系统,有智慧,还有一颗向善且坚韧的心。
第31章 :技术推广起波澜,老派村长的犹豫!
苏晓晓家自留地的大丰收,不仅让苏家彻底摆脱了饥饿的阴影,手里还第一次有了些许盈余。
粮仓里堆得冒尖的谷物,墙角码放整齐的干菜,都散发着踏实而诱人的香气。
苏晓晓看着这一切,又想到系统升级后解锁的那些更诱人的兑换选项,心中的底气更足了。
她琢磨着,陆沉舟信里也提了“惠及更多乡邻”,这不正是积累功德的好机会?她掌握的知识,哪怕只拿出一点点皮毛,对这个时代的农业生产也是巨大的提升。
“妈,我想把咱们家种地的一些法子,教给村里人。”晚饭后,苏晓晓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炕桌上顿时安静了一瞬。
李桂香激动的一拍大腿:“对!让他们看看,我闺女多能耐!省得有些人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她想起张翠娥那副憋屈样,心里就痛快。
苏小满扒拉着碗里的饭,含糊不清地嚷嚷:“我姐最厉害!都听我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