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七零娇恶媳,我被糙汉缠上了(41)

作者:楚云呀 阅读记录

她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原主被“镇压”时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挣扎都显得那么徒劳。

“轰隆!”又是一声巨雷,窗户纸仿佛都在颤抖。

苏晓晓猛地缩了缩脖子,心跳得厉害。她穿越过来,努力求生,小心翼翼地改变着一切,可午夜梦回,那种被命运扼住

喉咙的窒息感,总会不期而至。她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像一叶孤舟,漂泊无依。

“晓晓,可是吓着了?”李桂香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她摸索着走到苏晓晓床边,伸出手探了探女儿的额头,“不怕,娘在呢。”

温热的手掌覆在额上,驱散了些许凉意。苏晓晓嗯了一声,声音有些发闷。

李桂香又对炕那头的苏小满道:“小满,跟你姐说说话,别让她胡思乱想。”

苏小满睡得迷迷糊糊,听到他娘的话,揉着眼睛坐起来,奶声奶气地问:“姐,你怕打雷啊?我给你学个小狗叫,就不怕了!汪汪!”

苏晓晓被他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心头的阴霾似乎也淡了些。她伸手摸了摸苏小满的头:“姐不怕,小满乖乖睡。”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夹杂着赵大柱略显焦急的喊声:“桂香家的!晓晓在不在?有她的信!”

信?苏晓晓和李桂香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这深更半夜,又是这么大的雨,谁会送信来?

李桂香连忙披衣下床,点亮了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小屋里摇曳。

她打开门,只见赵大柱披着厚重的蓑衣,雨水顺着蓑衣的边缘滴滴答答淌了一地,手里举着一个用油纸小心包着的东西。

“赵大叔,这么大雨,您怎么过来了?”李桂香惊讶道。

赵大柱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喘着气说:“刚从公社回来,邮递员捎来的,说是部队的信,指名给苏晓晓的。我怕耽搁了,就赶紧送过来了。”

部队的信?苏晓晓的心猛地一跳。

她接过那个被油纸层层包裹的信封,油纸已经有些湿了,但里面的信封却还算干燥。

借着昏黄的灯光,她看清了信封上那一行刚劲有力的字迹——红旗村,苏晓晓收。落款处,是一个她既熟悉又畏惧的名字:陆沉舟。

真的是他!苏晓晓捏着信封的手指微微收紧,指尖有些发凉。他给自己写信做什么?是质问?还是……

李桂香也凑过来看了一眼,见是陆沉舟的信,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复杂,小声嘀咕:“这陆营长,怎么突然给晓晓写信了?”

苏晓晓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纸不厚,只有薄薄的一张。

信的内容果然如陆沉舟本人一般简练。

开头先是询问了村里之前修缮水渠的后续情况,又问了她开荒地的进展,肯定了她“积极肯干,不等不靠”的精神。

然后,针对她之前在农业手册上圈出来的那几个关于病虫害防治和土壤改良的问题,他做了非常详尽的解答,甚至还画了几个简单的示意图。

信的末尾,他像是“顺便”提了一句:雨季将至,山区易发山洪、滑坡,务必注意防潮及人身安全。

没有一句多余的寒暄,也没有任何私人情绪的流露,通篇都是公事公办的口吻。

可苏晓晓捧着这封信,却仿佛能透过那一行行字迹,看到陆沉舟蹙着眉头,在灯下认真书写的模样。

尤其是最后那句“雨季注意安全”,平平淡淡的几个字,却像一股细微的暖流,悄无声息地淌过她因恐惧而冰冷的心房。

原来,他并非只记得原主的种种不堪,他也看到了她的努力,她的改变,甚至……还会关心她的安危。

这认知,像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驱散了她心中因雷雨和前尘旧事勾起的恐惧与孤独。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孤军奋战,却没想到,在那个她极力躲避的人那里,也得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关注。

“姐,是陆大哥的信吗?他说啥了?”苏小满好奇地探过小脑袋。

苏晓晓把信纸折好,小心收回信封,脸上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陆大哥问我们地种得怎么样,还教了我一些种田的法子。”

李桂香听了,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那敢情好!陆营长可是有大本事的人,他教的法子肯定管用!”她又有些得意地瞥了苏晓晓一眼,“看来我们家晓晓是真的出息了,连陆营长都肯指点。”

苏晓晓抿了抿唇,心中百感交集。这份来自陆沉舟的“指点”,意义非凡。

它不仅仅是农业技术上的帮助,更像是一种无形的肯定,让她在面对未知的将来时,多了一分底气。

她决定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