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出另一只没受伤的手,轻轻摸了摸苏小满的头,声音有些哽咽:“好,我们小满长大了,以后肯定比姐姐还厉害。”
李桂香站在门口,看着屋里灯光下姐弟情深的一幕,听着儿子那句“保护你和娘”,眼角也湿润了,脸上却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舒心笑容。
这个家,在女儿的带领下,正在一点点变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凝聚力。
在苏晓晓一家的带领和“童子军”的帮助下,经过近十天的艰苦奋战,那片两分大的荒地,终于被初步整理了出来。
荆棘清除了,石头捡走了,土地也被深翻了一遍,虽然还显得粗糙不平,但已经能看出田地的雏形,不再是那副令人望而生畏的模样。
这件事,自然也在红旗村引起了一些不大不小的议论。
有那好奇的村民,会趁着下工的间隙,远远地朝那片地张望几眼,看到那翻整出来的土地,心里也暗暗称奇,觉得苏家这丫头是真下了力气。
但如张翠娥之流,依旧在背地里撇嘴,说些风凉话:“哼,翻出来又怎么样?那地里能长出金疙瘩不成?我看就是白费力气,瞎折腾!”
苏晓晓对这些议论并不在意,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改良土壤,以及选择第一批试种的作物上。
这日傍晚,苏晓晓正带着苏小满在地头查看土壤的情况,准备根据手册上的方法,调配一些草木灰和河泥来改善土质。
忽然,村口方向走来一个人影。
那人影越走越近,苏晓晓看清了来
人,微微有些意外。
来人穿着干净整齐的蓝布衣裳,梳着两条麻花辫,正是下乡不久的知青,原书女主——林雪柔。
林雪柔走到地头,看着眼前这片明显是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又看了看苏晓晓和苏小满身上沾满的泥土,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苏晓晓同志,”林雪柔顿了顿,开口道,“我听村里人说,你在这里开荒,所以……特地过来看看。”
她想做什么?是单纯的好奇,还是……别有目的?
第21章 :荒地菜绿招眼红
林雪柔的出现,让苏晓晓略感意外。
她站在田埂上,蓝布衣裳洗得发白,却依旧干净整洁,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衬得她那张鹅蛋脸愈发清秀。
林雪柔的视线先是落在苏晓晓和苏小满身上,那沾满泥土的衣裤,与她自身的整洁形成了鲜明对比。随后,她的目光投向了那片新翻整出来的土地。
不过短短十数日,昔日荆棘丛生、乱石遍地的荒坡,已然大变样。一道道新垒的田垄初具规模,垄上,一片片嫩绿的菜苗破土而出,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油润的光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这些菜苗,尤其是苏晓晓偷偷用功德值兑换的“营养液”稀释后浇灌过的那几垄,明显比寻常地里的长势要好上一大截。叶片肥厚,颜色是那种沁人心脾的鲜绿,挺拔地舒展着,仿佛憋着一股劲儿往上猛蹿。
“苏晓晓同志,”林雪柔的声音轻轻柔柔的,“我听村里人说,你在这里开荒,所以……特地过来看看。”
她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但苏晓晓却从她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捕捉到了一闪而过的惊讶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苏晓晓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淡然道:“林知青客气了,随便看看吧,也没什么好看的,刚种下去没几天。”
苏小满也学着姐姐的样子,挺直了小身板,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与村里人格格不入的漂亮知青。
林雪柔迈着小碎步,小心翼翼地走到田边,细细打量着那些生机勃勃的菜苗,特别是那些长势格外喜人的。
“这些菜苗……长得真好。”她由衷地赞叹了一句,随即带着几分求知欲问道:“苏同志,你这地是怎么拾掇的?瞧着比别处种的都精神。”
苏晓晓心中了然,林雪柔到底是文化人,观察细致。
她面上却不动声色:“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多翻了几遍地,底肥下得足一些。手册上看的,说新开的荒地,头几茬得下功夫养地。”
她将功劳归于那本《农业技术手册》,既合情合理,又能掩盖系统的存在。
林雪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看来那本手册确实有用。苏同志真是肯钻研。”
两人正说着话,一道尖酸刻薄的声音冷不丁地从不远处传来。
“哟,我当是谁呢,苏家丫头如今可真是能耐了,连知青都巴巴地跑来请教了!这荒地里是埋了金元宝,还是你苏晓晓有什么狐媚法子,能把人都勾过来?”
张翠娥扭着水桶腰,双手叉在腰间,身后跟着两个平日里与她交好的长舌妇,一脸不屑地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