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柔的育儿理念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哪怕以后不能靠兴趣安身立业,也可以拓展一门技能,丰富自己的人生。
所以在知道何曼茹喜欢唱歌跳舞后,她立马就开始寻找声乐老师、乐器老师、舞蹈老师,满足何曼茹的艺术爱好。
郑柔给何曼茹报了好多兴趣班,因为课的种类多,所以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只要等何曼茹什么时候想上课了,直接把老师叫来家里就行。
同样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郑柔也希望高知晚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没准以后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呢。
“不用了吧,我的工资养她还够呛呢,报班……”
“报班的钱你不用担心,我来出,”郑柔打断了她的顾虑,“给晚晚也报个班,这样以后曼茹上课的时候,也能有个伴儿。”
看着花园里修剪整齐的花,郑柔又说:“晚晚是个好苗子,要是能好好培养的话,以后也一定会很优秀的。”
听着郑柔说了这么多,高慧芬实际上根本没听进几句话。
她满心都想着自己的女儿能得到很好地培养,能够学习声乐、乐器、舞蹈,代替自己完成年轻时的梦想,完全没有在意她对于高知晚的好心。
亲生的女儿过得好就够了,又何必在乎“自己的女儿”呢?
高慧芬还想拒绝,但她知道,说再多也没有用,于是换了个方式,说:“要不这样吧,我去给晚晚说一下,看看她是怎么想的,如果她想学,那我肯定会支持。”
郑柔点点头,“好。”
高慧芬来到楼上,把正在写作业的高知晚叫出来。
下楼去花园的时候,她一直小声地对她说:“一会何阿姨说要给你报艺术班的话,一定要拒绝,知道吗?”
正在下楼的高知晚脚下停顿了一下。
高慧芬没在意,继续拉着她往下走,“报班是要花钱的,一个月要几百块,这太破费了。何家的叔叔阿姨已经照顾咱们很多了,咱们要学会知足。”
“记住,一会何阿姨问你想不想学画画,你就说不想,你想好好学习,懂了吗?”
看着高慧芬的眼睛,高知晚没说话。
是啊,人要学会知足,要懂得拒绝。
高知晚心里当然清楚,何家的叔叔阿姨对自己很好了,会让她跟何曼茹上一样的学校,参加一样的活动,他们对待
自己就跟对待亲生女儿一样。
可,她毕竟不是何家的孩子,妈妈也总会提醒她,自己和何曼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所以……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高知晚点点头,回答说:“嗯,我知道了。”
*
“妈~妈!”
回到家后,何曼茹随便把鞋往地上一踢,迫不及待地想往楼上跑。
上个月的元旦晚会,她在舞台上表演的节目很出色,学校老师让她过完年后参加区里的歌唱比赛,所以她才这么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从厨房端来一碗刚温温热的雪梨银耳汤,高慧芬代替了郑柔的角色回答她道:“你妈出去买过年的东西了,要晚会才回来。”
瞧她喜上眉梢的模样,不禁问道,“怎么了?是有什么好消息吗?”
何曼茹接过碗,两三口喝了个干净,毫不吝啬地跟她分享了这个好消息:“我要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歌唱比赛啦!”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
此时此刻,高慧芬真想给她一个热烈的拥抱!
可因为自己是“阿姨”的身份,她只是像普通长辈那样摸一摸她的头,“加油,阿姨相信你,别说是区里的比赛了,参加市里的、省里的都能拿个第一回 来!”
听着高慧芬的夸奖,碗里的梨汤似乎又甜了几分。
今天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她可以代表学校去参加歌唱比赛,而坏消息,是她期末考试成绩又考了倒数……
何曼茹的心思不在学习上,小学成绩还行,初中成绩也凑合,可到了高中后就成了班里的倒数。
不过她并不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听说豫大有音乐特长生,只要拿了足够多的奖项,再参加提前批的艺术考试,就能降低文化课的录取分数。
何彦恒和郑柔对此也看得很开,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她既然出生在了罗马,那她想怎么生活就行,只要能健康、能快乐,就够了。
放下手里的碗,何曼茹拉住了高慧芬的手:“高姨,还是要谢谢你,谢谢你帮我选了那一首《明天会更好》,我能去参加比赛,有你一半的功劳~”
听何曼茹这么说,高慧芬的脸颊倏地红了一下,“害,我也没帮上什么忙,主要是你唱得好,唱什么都好听!”
回想起自己学音乐的这一路,高慧芬多少对她是有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