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你……”
“你帮我扶一下后面,”不等沈妙开口,骆嘉麟就急着吩咐她配合自己,“一次两袋,这样搬的速度能快一点。”
沈妙也顾不得跟他客气了,“嗯”了一声便帮着把麻袋扛到了他的肩上。
他的力气好大啊。
脱掉外套、捋起袖子,为了手臂不被束缚他还顺手解开了领口的几颗扣子。
看着骆嘉麟轻松地把两只几十斤的麻袋扛在肩上,走起路十分稳健的脚步,此时此刻,他的身型仿佛在一点点变得高大。
把麻袋扛下楼再背去校门口,只走了一趟,他身上那件浅蓝色的衬衫就有了好几块被汗湿的痕迹。
不过沈妙的注意力却没在他的衣服上,而是在扛起重物时,手臂上随之隆起的肱二头肌。
啧啧,这么大的力气、这么宽厚的肩膀,一定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不去农村种地拉磨真是可惜了……
帮人帮到底,把药材搬下来后,就已经快八点半了。
把沈妙送来医院时,门卫说大巴车早就出发去了义诊地点,还好沈妙知道地方,于是骆嘉麟便直接载着她去了荷花镇。
他们抵达荷花镇的时候,义诊的蓝色棚子已经搭起来了,想要来免费体检的村民也有序地排起了两条长队。
医生负责诊病,实习医生和见习生负责写药方、打下手,整个过程都是井井有条的。
唯独曹玉兰要比其他人更忙一点,因为沈妙和其他人不在,她只能一个人撑起他们所有的活儿,还好,她也有人帮忙。
“姐姐!”
是陆鑫。
看到沈妙从车上下来,陆鑫一边挥舞着手臂,一边朝她跑来。
“你小子不是不爱参加实习吗?”
把早就准备好的那瓶冰冰凉的汽水拿给她,陆鑫故作随意地说:“反正在家无聊,就来看看呗,看看附近有什么好吃好玩的。”
“你就知道玩,”沈妙拍了一下他的袖子,“快点,去帮着把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
“好,遵命!”
陆鑫答应得干脆,骆嘉麟刚把后备箱打开,他就急吼吼地将麻袋给拎了下来。
骆嘉麟准备帮把手时,沈妙却把陆鑫给自己的那瓶汽水递给了他:“叔,你休息会吧,让他来干就行。”
“是啊,这点小活儿,交给我们年轻人就行。”陆鑫来回活动着手脚道。
骆嘉麟:???
嗯?年轻人?
拧开汽水瓶盖,骆嘉麟淡声道:“袋子多,你一次扛两袋能搬得快一点。”
“行,我试试。”
陆鑫身上的力气啊,打架行,要让他干活……
“嘶?!”
沈妙才刚要帮着将第二只麻袋放上去,几十斤的重量就差点把陆鑫的小身板给压倒了。
陆鑫:“不行不行,太重了。”
沈妙:“不着急,要不你还是一只一只地搬吧。”
骆嘉麟没吭声,只是浅笑着扭过头喝了一口瓶里清凉爽口的汽水,然后悠长地叹了一口气:
年轻人?呵,这“年轻人”也不怎么行啊……
第88章 死也得拉个垫背的
第一天的义诊,比沈妙想象中的收获还要多。
因为是市里组织的公益活动,还有免费分发了一些中药茶饮,所以有不少人都积极主动地来参加,就算身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痛,也会让坐诊的大夫摸一摸脉。
沈妙和曹玉兰没有行医资格证,按理说是不能给人治病开药的,但出来义诊却给了她们很好的机会,反正不用写药方,她们不过是和大爷大妈们“闲聊”几句罢了。
趁着出来义诊,沈妙也特意留意了一下曹玉兰。
望闻问切,每一个步骤她都很娴熟,完全不像是第一次行医,一些没病的病人向她询问一些养胃、养身的食疗方子,她也能洋洋洒洒地写出来好几种,甚至还会特意标注食物之间的禁忌。
中午吃饭时,沈妙在跟她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她在她们老家当了好几年的赤脚大夫,经验不比班里那些人少。
曹玉兰的命苦,第一胎是个女儿,第二胎好不容易生下个男孩,结果孩子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狠心的丈夫抛下她们娘儿仨就跑了。
曹玉兰没有再嫁,就这么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
一开始她学医是为了能自己给儿子治病,后来意识到自己的医术有限,便靠着行医来赚钱,想着多攒一些钱带孩子来大城市治病。
一万块,曹玉兰用十年的时间终于攒下了一万块。
于是在两个月前,她便拿着这笔钱,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豫市求医。
可是,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对待小儿麻痹这种疾病皆是束手无策,只能悉心地养着。
为了以后能够真的靠医术立业,赚更多的钱,让女儿和儿子生活的更好,曹玉兰决定留下考证,把自己老家那个不太正规的小平房,变成挂着执业证的合规小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