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中医吃瓜日常[九零](148)

作者:苍久零 阅读记录

“记着嗷,你欠我一顿饭。”

沈妙一边夹着话筒,一边收拾着桌面上的瓜子皮。

“一顿饭而已,小事儿,”蒋小珍答应得干脆,“你下午有事没?要不你下午来找我,我请你吃火锅?”

沈妙抬头看了眼时间,回答说:“还是改天吧,下午我得陪俺爷去秦奶奶家,秦奶奶说有事跟俺爷说。”

担心蒋小珍会多想,沈妙又接着解释,“别想太多,俺爷和秦奶奶现在是正经的兄妹关系。”

蒋小珍笑道:“我可没说什么,是你想太多了吧。”

她说得没错,一开始确实是沈妙想得太多了。

按照沈妙之前的吃瓜经验来看,像这种久别重逢的情感,按照正常的发展应该会重燃火花才对,可经过几次和秦荷的接触后,沈妙发现长辈们远比年轻人看得要通透。

哪有什么旧情复燃?过去的事当成一段美好的回忆就好。

活了这么多年,他们心里都清楚,有些没有开始的感情最后发酵成亲情,便是最好的结果。

他们之前也会偶尔借着各种机会见面,但经过这次沈山生的事情后,他们俩才算是真的重新联系上了。

为了感谢骆嘉麟的帮忙,过年时沈万山带着全家去了秦荷家看望,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桌团圆饭。

在饭桌上,秦荷送了他一套新的针包当做新年礼物,王冬梅也代表沈万山送了她一套自己用毛线勾的枕头套。

几天前,沈万山在秦荷的家属院开了几天义诊,帮着她的朋友和过去的同事们看了看陈年旧疾,想来这次让沈万山去,应该是找个谢他的由头吧。

正好,沈妙也想趁着这个机会给骆嘉麟送点东西。

过年吃饭的时候,沈万山送了他一个红包,沈山生送了他一本书,王冬梅送了他一双手套,只有自己不仅什么没送还白拿了他一个红包。

多亏了王冬梅送秦荷的那一双枕头套给了她启发,她这才想到用毛线给他勾了个水杯套。

礼轻情意重,虽然是份迟来的新年礼物,但他应该会收下吧。

*

沈妙陪着沈万山来到秦荷家的时候,除了秦荷之外,还有另外四五名瞧着眼生客人。

都是沈万山前段时间帮着治过病的人,也都是粮

食厅或是警察局的退休员工,沈妙没见过,可他却认识。

给沈万山倒上一杯水,秦荷向他说道:“老沈啊,你不是没有一张嫂子的照片吗?今天大家都是帮你‘印’照片来啦。”

人呐,这年龄一大,身体就容易有些小病小痛。

去医院花大价钱治不值当,光吃药也不见好,还好有沈万山在家属院里开的义诊。

几针扎下去再配上一两个疗程的药,或是贴一付他调配的止疼膏,这身体确实要比之前舒畅得多。

既然是义诊,沈万山自然是不会收大家的钱,可他们也想着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于是商量一番后便决定送他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位是小吴,退休前是公安局重案组的,负责,负责……哦对,负责画人物肖像!技术没得说,画得跟照片一样。”

“这位是李姐,之前在市颜料厂上班,调色技术一绝!像咱平时炖的肉啊、炒的菜啊,这种颜色她都能给调出来。”

“张老师我就不多介绍了吧,咱市的大画家,最会画人物,你要是哪一点记不清了就跟她说,让她来帮帮你,说不定就想起来了。”

秦荷依次向沈万山介绍着他们退休前的身份。

谁能想得到,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老头老太太,在退休之前都是行业中的大拿、惯手。

或许他们的本事有限,比不上如今高科技的彩色照相机,但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个人加起来共同还原出一张照片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们了?”

沈万山紧张地喝了一口水,下意识搓搓手,像是要被这些老朋友带入回忆里,跟奶奶相亲一样。

吴爷爷削着手里的铅笔头,轻轻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框:“没事儿,一点都不麻烦。你现在就好好想想,要把嫂子画多大就行。”

“三十一吧,画她三十一岁的时候吧。”沈万山想也不想得回道。

那是他刚认识蒋素琴时,她的年龄。

沈万山是无意间看到了她登记的出生年月,才知道她其实只比自己小了三岁。

因为她长得很显小,沈万山一直以为她才二十多岁。

当时他还很好奇呢,怎么她的年龄不大却这般能干,肩上能挑起男人都嫌沉的重担,后来才知道,她其实也经历过许多挫折,只是生活从来不曾将她打败。

蒋素琴长得不算拔尖的漂亮,却能让人一眼就注意到她的存在,就像是路边永远向阳的太阳花,总有一种能带动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