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今日装了一大桶泥鳅回来,今日若不是张大爷捣乱,我还可以抓更多。”
两人闻声望去,一个浑身是泥脏兮兮的小娃娃,手里还提着一个小木桶,一眼就可以看到,在木桶里挣扎的几十条泥鳅还有一条黄鳝。
祝前程顿时黑脸,骂骂咧咧训斥道:“你又去哪鬼混去了?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这是你姜蜜姐姐。”
“姜蜜姐好!”小娃娃咧嘴一笑,脸上的干泥,因动作幅度过大,寸寸裂开,可爱的紧。
“这是你大舅最小的儿子,叫祝昭。”祝前程分别为两人介绍,看着浑身脏兮兮的孙子,恨铁不成钢道:“还不赶紧把身上的那些泥垢清洗干净?”
小祝昭小嘴一嘟,娴熟的打来一盆水,清洗脸上的泥。
而姜蜜和祝前程正谋划如何揪出凶手,小祝昭侧耳倾听,不吵不闹。
当听到这几日总有人鬼鬼祟祟下药时,耳朵忽然一动,插嘴说道:“这几天晚上我在门口尿尿,总能看到杨大爷提着一个小麻袋,鬼鬼祟祟的从我们家门前经过,浑身脏兮兮的。”
祝前程脸一黑,板着一张脸:“不可胡说八道,我从小便教导你不要乱说话,祸从口出。”
再怎么怀疑,他也不会怀疑到杨大爷身上。
杨大爷为人忠厚老实,踏实肯干;只可惜,天遂人愿,家破人亡,妻子在十年前就病逝,两人膝下无子,自然而然就成了孤寡老人。
被这么一训斥,祝昭一脸委屈,瘪着小嘴控诉道:“我实话实说,杨大爷每次都挑着我尿尿的点从我们家门前经过。”
姜蜜在红阳村呆了好些天,也知晓杨大爷的为人;但是看着小祝昭的表情,也不像说谎。
“外公,昭昭不像是在说谎。”
有人帮衬,祝昭眼睛一亮,将事情来龙去脉全都说了出来。
两人半信半疑,总归不能相信祝昭的一面之词,凡事都得讲究个证据。
于是乎,两人商议召集全村的人。
祝前程的办事效率很快,不到半小时便全召集了过来。
红阳村村口。
不少汉子都光着膀子,妇女则拿着蒲扇不断的扇风。
“这大热天的叫我们聚在这来干嘛呀?我们手头上还有不少的农活要干呢。”
“就是就是。”
…
还有不少的村民发着牢骚抱怨。
祝前程轻咳一声,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情况是这样的,姜家所种植的百亩红薯,被人投毒,是谁干的识趣点站出来,要是我把你给揪出来,我可是一点面子都不会给的。”祝前程目光扫过众人,满眼冷意。
此话一出,村民们议论纷纷。
“村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种植红薯,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还会眼红,投毒呢?”
“就是啊,村长该不会是你搞错了吧,说不定是青云村的人怀恨在心,刻意嫁祸给我们。”
…
所以说他们并不看好这所谓的红薯,但他们红阳村向来团结,绝不会干这种缺德的事儿。
“再给一次机会,要是再不站出来,我就亲自揪你出来了。”祝前程并没有理会村民们说的话,反倒是振振有词的再次出言警告。
祝前程的表情,顿时让村民们意识到这件事真的很严重。
他性格素来和善,只有在对待某些事时,才会严肃。
场面十分寂静。
祝前程叹了口气,杨大爷的表现终究还是让他失望了。
“杨大爷,姜家和你无冤无仇,您为什么屡次三番深更半夜鬼鬼祟祟的去红薯地投毒?”
此话一出,众人震惊,此事竟和杨大爷有关联。
众人的视线落在一个身子佝偻,头发发白的老人身上。
第四十五章 村民对杨大爷的维护
不等杨大爷说话,就有人站出来打抱不平。
“村长,这不会是个误会吧?杨大爷的为人我们都知道,怎么可能会干这种事儿?”
“就是啊,就算太阳打西边出来,我也不相信杨大爷会干这种事儿!”
…
不少村民为杨大爷辩解。
杨大爷的为人,他们都清楚,为人性格憨厚老实,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每逢碰上面都会恭敬的呼唤一声杨大爷。
正当众人为其打抱不平时,一言未发的杨大爷开口道:“这是我做的。”
众人再次震惊,杨大爷承认了。
“杨大爷你莫要犯糊涂,俺们都相信你不会干这种缺德事儿。”一位大娘在旁劝道,希望杨大爷别做傻事。
但杨大爷却目光炯炯的看着姜家人,浑浊的双眼闪过一丝精光,语气坚定:“是我下的毒,只是这原因我不能说,这件事是我不对,你们想怎么处罚我都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