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由她的身边的李嬷嬷搀扶着下了马车,桑月仪态端庄大方,后面跟着淑妃贤妃德妃,还有后宫的众位嫔妃,一起给太后躬身行礼道:
“儿臣(臣妾)恭迎母后(太后)回宫,母后(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看着向她行礼的众位妃嫔,她的眼神里充满着柔情和慈爱,却不达眼底,她抬手温厚一笑:“平身!皇后,你们都快快起来吧!
此刻的阳光还有些毒辣,咱们婆媳还是快些进宫,在慢慢的叙旧吧!”
最近这些时日,宫里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却极少有消息传给她了,她的那些暗线都有些懈怠了,要不是前几日国舅的那封书信,她可能还要过些时日才能回宫!
她暗自打量了一番皇后,但是没有发觉出她有何不同来,不过却在心里狐疑着:
宫中的变化,是不是因为皇后的缘故,还是说皇后是趁她不在宫中的期间,把她的人都拔了,想想又觉得有些不可能,还是尽早回宫看看再说吧!
太后此刻的心思百转千回,嘴角却挂着菩萨心肠的笑容,尽管她的内心狐疑还有不满的情绪,她的面上毫无波澜却,一丝都没表露出来。
不管如何她都是太后,是皇帝的母后,皇帝也只会向着她,后宫都是她最大,皇后根本就不足为虑。
更何况,她的皇儿根本就不喜皇后,当初之所以娶她,也只不过是对她的利用罢了,自己又有何什么好担心的呢!
桑月起身上前,接过了李嬷嬷的担子,微笑着扶住了太后的另一边,一起朝着宫里走去,身后还跟着众位妃嫔。
她轻声说道:“母后,您一路舟车劳顿着实辛苦了。您不知道啊,您走的这些日子里,可是发生了太多的事了………”
太后还以为皇后说的是国舅府上的事,她的脸色立马阴沉了下来,不满的厉声说道:“那群贼人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截杀害哀家的亲侄子。
哼!已经过了好些时日了,这大理寺卿和京兆尹真都是一群废物,到了现在,他们竟然连一个匪徒都未捉住,也不知道养他们有什么用。
那群穷凶极恶的贼人一天不捉住,哀家心里就闹心,正好哀家回来了,也要与黄帝说说这事?”
跟在两人身后的三妃,默默不语,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大家的眼里都闪烁着,说不出的一丝小兴奋。
不过她们几人心里还有些担忧,一会儿,她们会不会受到无妄之灾啊!
哎!怪不得出宫门的时候,怪不得皇后娘娘提醒她们,无论回宫时出现什么情况,叫她们都不要乱说话。
哎呀,皇后娘娘真是神了,原来她早就预料到了啊!因此才特意叮嘱她们没事别说话,故意装哑巴!
可若她们不开口的话,愁人,万一太后要逼着她们说可咋办啊!她们到时是说真话呢还是假话呢,或者是硬扛着威压,啥话都不说呀?
话音刚落,太后就想起来了,她这会儿没再人群里看到皇儿,看向身旁站立的皇后,不解的问道:“哎,皇后!怎么没见皇帝来迎哀家呢?”
桑月听到太后的问话,皱了皱眉头,一脸的欲言又止模样!
太后看到皇后这样,心里一紧,直接问道:“皇后,你可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哀家,或者有话你就直接说吧,到底是什么事情?”
桑月这才开口说道;“母后,前些日子,皇上受了伤,后来还摔折了胳膊,前几天吧!皇上又被烫伤了胳膊,如今还在调养身体呢。
因此这会儿,皇上才没有来迎接您,母后,您可别……”
还没等到皇后说完,太后便露出了急切的神色,声音也被她拔出了新高调:“什么……皇儿竟然受了这么多次伤,他如今的伤势严不严重?”
桑月心里呵呵哒,给她在这装呢?他她的狗儿子,几次三番的受伤,她又怎么会不知道。
可是奇怪的是,这老虔婆既然早知道了这事,她怎么又不回宫呢?
她赶紧慌忙解释道:“母后无需着急,皇上的伤已然大好,太医可是说了,皇上只要静心养病,伤口很快就会恢复健康的!”
太后搭在桑月胳膊上的手,力道不由得加深了几分,问责道:“皇后,皇儿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为何不通知哀家?”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怒意,使得周围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她们身后的众妃嫔,也立刻吓得停住了脚步,都在心里替皇后娘娘捏了一把汗!
桑月一点也没被太后这副架势吓到,神情自若,只是皱了一下眉头,有些无奈的回道:
“母后息怒,不是儿臣有意隐瞒此事,而是……而是皇上根本不让儿臣告诉母后。嗐,儿臣也没有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