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于是赶忙应是,“等会奴才就去趟御膳房。”
话音落下,却见明熙又满是懊悔的叹道,“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去这趟鹿州,好好的喝什么酒!那仆妇还说她们把那酒当水喝,该不会是那人安排的吧!”
赵怀,“……”
好吧,虽未陪着公主前去,但闻此言,事情的经过也已经差不多猜了出来。
他们的小公主酒量依然不怎么好。
不过,这或许正是上天的安排呢?
思及此,他忙劝慰道,“您其实无需太过自责,事情到了这一步,未尝不是好事!看周帝如此宠爱与您,您何不将计就计?”
明熙尚有些不明
,问道,“如何将计就计法?”
赵怀咳了咳,“有道是英雄难敌枕旁风,今后倘若有您在周帝面前维护咱们南齐的利益,再叫凌风他们联合几位大人在益都分解谢氏的根系,有朝一日,若能将谢霁扬那狗贼送来北周问罪,两国之间的纠葛,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总之,只要周帝的心在您的身上,一切就有希望啊!”
话音落下,却见明熙道,“话虽这样说,可我难道一辈子都要被困在这宫中以色侍人?再说,那人对于家国大事看得还是很重的,就怕我有心祸乱朝政,可他并非昏君。”
赵怀道,“您这一下就当上了贵妃,不已经说明了什么吗。”
明熙,“……”
第34章 她竟然忘了他?!……
好吧,这话的确叫明熙无言以对,毕竟她一上来就被封了贵妃,着实是闻所未闻之事。
不过赵怀说的也对,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只能且走且看了。
她便颔了颔首。
没等再说什么,却听门外又传来了胡尚宫的声音,“奴婢参见贵妃娘娘。”
二人只好止住谈话。
明熙道了声进,守门的宫女将殿门打开,就见胡尚宫领着一众宫女太监立在门外向她行礼,“恭贺娘娘高升,奴婢奉太后之命,择选宫人服侍娘娘日常起居。”
这宫中规矩严苛,各等级的妃嫔都要有相应的人手侍奉,今早在乾明宫服侍她起床的,还是高寿临时从别处调的人手,如今仪式过去,尚宫局也总算安排好了。
但见其中共有八名宫女,四个小太监,加上萧元彻特意调给她的赵怀,如今这延福宫一共有十三人供她差遣。
北周崇尚节俭,这个人数,相较于当年在建业,可是不能比的。
——她自幼尚在宫中时,便有乳母,宫女,教养嬷嬷,随行宦官等不下四十人供差遣,待到出宫建府后,仅仅府中负责各处杂务的,便有百十余人,更不必提数千人的府卫了。
对了,她还曾有过几十位乐师,无不是风度翩翩,才貌双全的美男子。
……
正所谓世事难料,谁能想到,她这个曾令无数风流才子抢破头争宠的南齐公主,如今也也要以美色侍奉他人,来换取荣华富贵了。
明熙只能压下心间唏嘘,向胡尚宫道谢,“多谢太后娘娘恩典,也有劳尚宫亲自带人过来。”
说着又对赵怀道,“去安排一下各人的活计吧。”
赵怀应是,便带着一众宫人去了院中各处。
说起来,胡尚宫称得上明熙的伯乐,明熙自然要专门向她道声谢。
现将人请到殿中,又拿了些银子给对方道,“这一路多亏有尚宫在旁提点相助,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尚宫且收着吧,往后还需你继续多多费心才是。”
胡尚宫向她谢恩道,“娘娘蕙质兰心,天资过人,本就是大贵之命,奴婢有幸遇见娘娘,不过做了分内之事,娘娘无需如此客气。且娘娘从前也在太后身边,自然也明白,太后娘娘是十分看重礼数之人,只要每日晨昏定省,时时前去陪娘娘说说话,自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便是在提醒她的意思了。
明熙忙颔首道谢,又听对方提醒道,“不过,这宫中人多眼杂,难免会有些别有用心之人,提防之心也不可无。娘娘聪慧,自然是明白的。”
明熙又点了点头,上回跟着萧元彻外出之后她便已经领叫过,自是不可能再叫旁人给她使绊子。
……
送走了胡尚宫,眼看将到晌午,未等赵怀叫人去御膳房布膳,却见乾明宫的小林子到了明熙面前,道,“高公公叫小的来禀报贵妃娘娘,陛下一会儿要过来用午膳,还请早做准备。”
什么?
明熙一脸意外,那人平常不是忙得白日都出不了勤政殿的,今日怎么还有空来这延福宫吃饭?
倒是赵怀悄悄与她笑道,“这不正应了方才奴才所言?您在周帝心里的分量,非同一般。”
说着又问道,“不知晌午要准备些什么菜式?也好叫御膳房早做准备。”